文 |
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就是呵護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在“生命化教育”的育人觀指引下,我校以培養具備優秀人格的學生為目標,積極構建書香校園校本課程體系,努力建一所有文化質感的學校,為師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讀書演講、師生好書推介、學科文化講壇是我們校園講壇的“三駕馬車”,構成了講壇的主體內容。教師主講人由教研組推薦,每個項目每組至少一人參加。目前已開展31場校園講壇,受眾5700余人。演講實錄《滋養身心,點化生命》和讀書推介集《好書分享,暢游書海》已經結集成書,在不斷更新中形成了特色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提升教師個人的文化素養,引領學生走進閱讀,2015年上學期開始,讀書協會組織開展了以“讀書·理想·生存”為主題的學科校本主題演講活動,老師們結合學科特點從不同角度闡述理想、事業、人生與讀書的關系,分享讀書的意義,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我們還開展了“好書分享,暢游書海”師生讀書推介會活動,解決讀什么書的問題。2016年4月18日,劉鑫老師向我們推薦《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拉開了讀書推介會的序幕。此后,教師及學生代表平均每半月向全校師生推介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共閱共享。2018年4月,校長鄭敏受邀在《新晚報》上向冰城人推薦了《平凡的世界》《人類簡史》《明朝那些事兒》三本書,將讀書推介活動推向了高潮。
2017年上學期學校開辟了學科文化講壇,延伸了讀書的現實意義。學科文化講壇較之讀書推介又上了新臺階,將讀書生活推向縱深,提升到文化生活的新高度。到目前已舉辦學科文化講壇6場,目前還有4位教師已做好了走上講壇的準備。
為了早日實現“閱讀助力教師和學生成長”的目標,2014年,學校成立了“天雨流芳”教師讀書社團,以引領師生讀書活動。社團逐年納新,今年又有11名教師加入,并將活動形式拓展到朗讀領域。教師社團下設“寧靜致遠”學生讀書社團。3年來,讀書社團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引領全校師生暢游書海、汲取知識、增長智慧、覺悟人生?,F如今閱讀已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文化風向標。
每年4月,學校還開展校園讀書節活動,其主體內容包括二手書置換、專家講座、校園講壇、獎勵先進、年度讀書活動總結等。
校團委、學生會、讀書社共同舉辦校園二手書市活動,主題是“換舊書、獲新知、得良友、志高遠”,讓師生耳目一新。參與活動的師生在書扉頁上寫下自己讀書的感悟,以及對書新主人的寄語,校團委在每本書上蓋紀念章,并制作置換券。書籍置換活動搭建起了師生們以書會友的橋梁,提升了校園生活的品質。今年的二手書置換活動更是吸引了記者到訪,《生活報》對此進行了報道。
每一屆讀書節都會有一場專家講座。2016年和2017年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李軍校長和周龍副校長分別作了題為《閱讀——構建高品質的學習共同體》《還有詩和遠方——心態向往》的講座;2018年請了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侯敏教授為我們做了《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的講座。名家講座為我們的閱讀活動助力,提升了老師的認知水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本學期我校組織高二學生到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研學旅行。讀大學這本無字之書,讓我們的學生感受重點高校那濃厚的人文底蘊,豐富知識,拓寬眼界,增加對自己未來的思考與規劃。
閱讀擦亮了學生的精神底色,使他們成為人格意義上更優秀的人。在藝術節、社團活動、畢業典禮、運動會、軍訓等活動中,學生表現出文明、謙遜、善思等優良氣質,展現出積極參與的熱情;在區廣播操和藝術體操比賽中,表現出努力、向上、進取的精神;在參加全國學生服展演活動、全市普法大講堂活動中,表現出團結、規范、有禮的品質。
閱讀促進了教師專業的提升,喚醒了教師文化的自信和自覺。熱愛讀書使教師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順暢,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提升了人生的境界,更積蓄了積極生活的正能量,實現了“閱讀·交流·寫作·實踐·反思”的成長之路。
為了讓學生“放下手機,擁抱圖書,靜心閱讀”,我們開設了閱讀類校本課程:閱讀指導課、自主閱讀課、經典誦讀課、語文選修課。
斯蒂文森在《點燈的人》中說,要成為“每天太陽落下后,就扛著梯子走來,把街燈點亮”的人。我們要求語文老師上閱讀指導課,為學生點燃讀書之火,指引讀書方向,傳授讀書之法,成為引領學生讀書的“點燈人”,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找到通往心靈家園的途徑。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歷久彌新。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古詩文背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都說“得語文者得天下”,我校利用晨會開經典誦讀課,誦讀《朱子家訓》《弟子規》《增廣賢文》等,讓學生“熟讀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
語文選修課選擇了《論語》《百家姓》和中華傳統節日等內容,經典中蘊含許多深刻的道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至今感染著當代人。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了解傳統,熱愛傳統,傳承傳統。
直至目前,我校也沒有規定教師和學生必讀的書目,不給他們設限,讓他們在圖書館里自由選擇。高一學生每周有機會到閱覽室上一節自主閱讀課,其他學年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借書,每周至少有兩節課在班級自主閱讀。除此之外,學生讀書社每天中午讀書半個小時,教師們不但和學生一起讀書,還帶動家人讀書,假期教師可以帶孩子來借書。這樣,將讀書活動延伸到了校園之外。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學校構建了書香校園建設校本課程體系:師生社團組織、師生講壇、讀書節慶典、朗誦、校本課程,讓讀書活動真正成為師生生活的一部分。當每個人都能自覺地靜心閱讀時,才是我們書香校園建設完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