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 《教育家》微信公眾平臺賬號
新時代迎來智庫建設的最佳機遇期,新時代、新目標、新任務是智庫發揮作用的新機遇。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一個重要判斷:“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我們迎來的新時代,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挑戰,對教育智庫工作者如何發揮作用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的新目標則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看待、如何界定并實施“兩個一百年”的具體任務成為了當前的新任務。十九大報告中做了細分,提出了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2020年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另外一個階段是從2035年至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2035年,經濟實力大幅躍升,GDP占世界比重從1/4達到1/3。到2050年,我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均GDP相當于美國的70%~89%,GDP占世界總量的29%~37%,人類發展水平、主要現代化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在國家治理方面要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也要達到領先水平。
在這樣一個新時代,社會進入教育發展機遇期、民主決策機遇期、智庫建設機遇期、社會治理機遇期、全球治理機遇期等五大機遇疊加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及“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就包括教育方面的規劃,國家馬上還要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我們的教育也到了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期,在政策、資金、項目、工程各個方面都會有重大的發展。比如高等學校發展的重大機遇期“雙一流”建設,不同時期總有些機遇是千載難逢的。所以教育發展機遇期對教育智庫在國家教育決策中發揮作用提供了重大的機遇。
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智庫應抓住機遇發展壯大,在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全球視野、中國立場、專業能力、實踐導向。第一,發展規模擴張化。包括兩個方面:國內布局與國際布局。顯然國際層面難度更大一些,需要較強的實力。第二,政策建言要優質化。重大教育建議一定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在調研的基礎上,要具有專業性、特色性和實證性。第三,體制機制創新化。智庫的體制機制、運轉模式、目標、任務與以往的教育研究機構有很大差異,不能完全按照過去教育研究機構運行,智庫的研究人員應多做應用性政策研究,并為政策建言提供堅實的學術根據。既要有思辨研究,也要有實證研究,多種方式推進。
達成上述三點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包括協同創新機制、快速反應機制、課題選題機制、科研組織機制、成果審核機制、激勵導向機制、項目管理機制、數據支撐機制,這些機制同樣不可忽視。
新時代,教育智庫應全方位大力度釋放自身能量。智庫要充分發揮資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公共外交、人才育用六大功能。智庫本身要培養人,更要使用人。資政建言是智庫的首要功能,同時智庫本身也要形成和創造出自己的話語和概念。美國學者提出軟實力,我們的智庫能不能提出這樣的概念?這需要我們進行思考和研究,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種理論創新,所以智庫雖然是以做應用研究為主,但它本身也要做理論創新,而且高水平智庫在理論創新方面一定有獨到之處。另外,在智庫資政建言的渠道和方式方面可以施行多樣化的建言渠道和方式。例如,直接呈送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相關部門閱示。通過全國以及省市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建議、議案和提案,督促政府改進。通過民主黨派中央轉交中共中央,抑或在報紙、新媒體、自媒體等平臺發表文章,舉辦論壇或參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