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海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ICU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各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綜合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ICU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護理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帶機時間和住院ICU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常規護理;ICU;重癥;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R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017-01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隨著醫療技術的完善,機械通氣在臨床上得到有效普及,主要應用于ICU重癥患者的治療,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48h到拔除人工氣道48h之間出現的肺炎,在臨床上被稱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具有感染性,其病癥機理較為復雜,容易誘導多種并發癥,如脫機困難,發熱等,容易造成多種不良反應,伴隨有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延長住院時間,處理不當將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選擇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方式,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5±3.5)歲,呼吸機治療時間2~10d,平均(5.5±0.5)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共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41.0±3.5)歲,呼吸機治療時間2~10d,平均(5.5±0.5)d;兩組患者均已通過相關檢測,符合ICU住院標準,無用藥禁忌、均存在嚴重顱腦損傷、創傷、心腦血管疾病等,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均高于55分,經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其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安排專人護理,做好日常喚醒溝通,保持10min以上溝通,觀察患者負面情緒,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建立和諧、友善的溝通渠道,給予患者健康宣教消除其負面情緒,提升依從性。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通過撫觸安撫其情緒,重視患者主訴,滿足患者要求,講解相關成功康復病例,提升其自信心。
1.2.2 加強巡查管理 各種操作確保無菌化原則,操作前后要洗手,分開安置感染和非感染患者,檢查護理人員是否按照要求穿戴隔離衣物,夜間巡加強巡視頻率,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測,為患者創建安靜、整潔的住院環境。
1.2.3 口腔護理 定時幫助患者口腔護理,可選擇復方氯已定含漱口液棉球口腔護理,次/6h,預防口臭,降低口腔感染風險,定時觀察其口腔情況,了解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癥狀,做好預防措施。
1.2.4 體位護理 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適宜半坐臥位,床頭抬高45°,保證其舒適性,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咳嗽,給予拍背、翻身等護理,防止其出現誤吸、反流等情況。
1.2.5 生活指導 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包括胃腸外、胃腸內、全胃腸外,保證其營養充足,給予酸堿平衡監護,維持其水電解質平衡,保證其呼吸道通暢性,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及過濾器,給予人工氣道套囊管理,及時引流聲門下分泌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ICU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等指標差異,同時調查其滿意度情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式 本次研究選擇SPss18.0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呼吸機使用時間、ICU住院時間與總住院時分別為(105.25±9.85)h、(4.38±1.35)d、(8.66±1.35)d;對照組為(168.65±9.54)h、(8.25±1.45)d、(13.95±1.58)d;組間計算t值為8.174,P值為0.003,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中非常滿意38例,滿意10例,不滿意2例,綜合滿意度為96.0^%;對照組中非常滿意30例,滿意12例,不滿意8例,綜合滿意度為84.0%;組間計算x2值為7.454,P值為0.006,觀察組下你住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病癥機理較為復雜,容易誘導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選擇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其病原譜依地區不同存在一定差別,與基礎疾病和先前抗生素治療、傳播途徑、病原菌的來源等因素有密切關系[2]。病原體中以細菌最為多見,如革蘭陰性桿菌、銅綠假單孢菌、變形桿菌屬、不動桿菌等;通常使同抗生素治療,本次研究發現,通過綜合護理干預,給予ICU重癥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依從性,同時給予有效營養支持、口腔護理、體位護理、呼吸道護理、套囊管理及環境巡視,能夠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風險,改善預后,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研究價值。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ICU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護理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時間,提升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 程翠珠.綜合護理干預對ICU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0):146-147.
[2] 周軍麗.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和護理措施[J].當代醫學,2018,6(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