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宇
【摘 要】目的:對頭孢曲松鈉的臨床合理用藥及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應用頭孢曲松鈉治療并產生不良反應的96例患者進行研究,對其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同時探討有效的應對策略。結果: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的時間段為6-59min;本組96例患者中57例患者為聯合用藥,占59.4%,39例患者為單獨用藥,占40.6%;聯合用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單獨用藥患者(p<0.05);不良反應以皮膚損害及附件損害為主,占32.3%,其次為胃腸道反應,占20.8%,其余依次為泌尿系損傷、外周血管損傷、神經系統損傷、變態反應、過敏性休克,所占比率依次為18.8%、16.7%、6.3%、3.1%、2.1%。結論:臨床上采用頭孢曲松鈉為患者開展治療時極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必須要引起重視,用藥前必須要嚴格指征,且需重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臨床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96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096-01
頭孢曲松鈉為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一種,該藥物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并且具有抗菌譜廣、半衰期長等特點,可起到良好的殺菌作用,故而逐漸在臨床上得以應用[1]。然而隨著該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現象也逐漸得到醫患人員的重視及關注,如何提高頭孢曲松鈉在臨床上應用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已成為當前關注的重點。本研究為了解研究頭孢曲松鈉的不良反應與臨床合理應用,對收治的96例頭孢曲松鈉所致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行頭孢曲松鈉治療并產生不良反應的96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齡最小25歲,最大65歲,平均年齡(43.6±7.8)歲;疾病類型:泌尿系感染30例,呼吸道感染30例,消化道炎癥18例,腦膜炎9例,腹膜炎5例,關節炎4例。
1.2 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總結患者不良反應類型,對各類型不良反應的發生例數、發生率及臨床表現等進行詳細記錄。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屬差形式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形式表示,并進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用藥方式分析 本組96例患者中57例患者為聯合用藥,占59.4%,39例患者為單獨用藥,占40.6%;聯合用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單獨用藥患者(p<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時間分析 用藥期間,本組96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時間為用藥后5min,占18.8%,46例患者為用藥后6-59min,占47.9%,20例患者為用藥后1-24h,占20.8%,12例患者為用藥超過24h后,占12.5%;其中用藥后6-59min內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各時間段(p<0.05)。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 不良反應以皮膚損害及附件損害為主,占32.3%,其次為胃腸道反應,占20.8%,其余依次為泌尿系損傷、外周血管損傷、神經系統損傷、變態反應、過敏性休克,所占比率依次為18.8%、16.7%、6.3%、3.1%、2.1%。
3 討論
頭孢曲松鈉為第三地頭孢菌素累抗生素的一種,該藥物具有較強的半衰期,通常可達7-8h,能夠有效的對細菌細胞壁上黏肽的合成進行抑制,進而可達到有效的殺菌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臨床上逐漸將該藥物應用于敏感致病菌所引發的腹腔感染、腦膜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的治療中,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2]。但該藥物在應用期間也極易引發皮膚損害及附件損害、泌尿系損害、神經系統損害等,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同時還會給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影響 [3]。筆者認為,為提高頭孢曲松鈉的合理應用,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必須要加強對下述兩點的重視。
第一,臨床醫生必須要嚴格把握頭孢曲松鈉的適用證,且應嚴格把控用藥量及用藥方法,避免用藥過量、藥物濫用現象發生。用藥前醫生需認真了解患者情況,包括疾病史、藥物過敏史等,并且應進行皮試,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發生。用藥期間還應嚴格觀察患者情況,同時準備好急救器材及藥品,一旦有異常現象發生需及時開展治療,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發生[4]。研究顯示[5],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和患者自身機體情況、過敏體質等均有關系,且該藥物還可能與青霉素產生交叉過敏反應,故而,對于青霉素過敏者需謹慎用藥;另外,對于老年人及嬰幼兒同樣需謹慎用藥,且用藥期間需嚴格觀察患者情況,并且需及時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以防不良反應發生。
第二,重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在給予患者頭孢曲松鈉治療時,醫護人員必須要加強對藥物間相互作用的重視。研究顯示,頭孢曲松鈉和含鈣注射劑共同使用極易引發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故而,在給予患者頭孢曲松鈉治療時必須要嚴格禁止同時使用含鈣注射劑。另外,由于頭孢曲松鈉和氨基苷類藥物共同用藥極易增加病人腎臟負擔,從而極易引發腎功能損害。故而,同時給予患者頭孢曲松鈉及氨基苷類藥物治療時需采用分瓶靜滴方式用藥,并且需確保兩種藥物給藥時間間隔不低于60min。此外,因維生素C、四環素、血管活性藥物等多種藥物均是頭孢菌曲松鈉配伍的禁忌藥,故而,在采用靜脈用藥時需注意做到單獨給藥,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的時間段為6-59min;聯合用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單獨用藥患者(p<0.05);不良反應以皮膚損害及附件損害為主,占32.3%,其次為胃腸道反應,占20.8%。這就表明臨床上采用頭孢曲松鈉為患者開展治療時極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必須要引起重視,用藥前必須要嚴格指征,且需重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金慶,段玉應,陳小明.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6,39(4):48-49.
[2] 黃元桃,王繼波.頭孢曲松鈉與炎琥寧注射液聯用對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6,13(2):434-436.
[3] 柯緒林,沈曙晶,厲三明,等.青霉素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效果及預后[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5):96-99.
[4] 洪志林,柯鳳蘭,李曉華.頭孢曲松鈉聯合芐星青霉素治療潛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漿反應素的轉歸[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81-83.
[5] 朱靈,魏竹君,包杰.頭孢曲松鈉聯合胸腺五肽對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療的可行性[J].西部醫學,2015,27(11):1677-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