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艷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早產兒硬腫癥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早產兒硬腫癥患者46例進行討論,對所有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觀察干預后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后,早產兒的治愈率為91.3%(42/46),效果顯著。結論:對于早產兒硬腫癥的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可以增強治療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應用。
【關鍵詞】早產兒;硬腫癥;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138-01
早產兒硬腫癥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基礎代謝低,肌肉活動少,糖原和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大等多種因素而引起的皮膚或者是皮下脂肪出現水腫,變硬;發生硬腫癥的患者會出現體溫過低,嚴重的會有器官功能受到損傷,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1]。早產兒硬腫癥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于出生后的一個星期以內,據不完全統計,該病的發病率大約在54.8%左右[2]。有學者認為,通過對早產兒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硬腫癥的發生,為此本次實驗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早產兒硬腫癥患者46例進行討論,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早產兒硬腫癥患者46例進行討論,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齡1-5天。所選擇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本次實驗已經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經過患者和家屬的知情同意。
1.2 護理方法
1.2.1 保暖復溫 首先把早產兒放入恒溫箱,循序漸進的慢慢復溫,不能升溫過急;如果早產兒體溫較高,有可能會出現血液流通不均勻,導致患者出現缺血缺氧,引起腦出血或者是驚厥等一系列的不良癥狀,所以在為患者進行復溫的時候,要注意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面色情況,采取復溫措施讓早產兒產熱,為其建立正常的血液循環,使其可以進行新陳代謝,產生身體所需的能量,復溫溫度一般在36.5-37℃左右為宜。
1.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早產兒出生后,及時幫助患者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以免出現嗆咳或者是誤吸,維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患者吸氧護理,氧的濃度不宜過高,一般在0.5-1.0左右為宜。以免患者出現增生性失明。如果是恢復期喂奶的時候出現發紺癥狀,則可以在喂奶前后給予患者吸氧。
1.2.3 喂養護理 早產兒出生后,護理人員必須教會產婦給予患者正確的哺乳喂養,保證患者有足夠的營養供給,因為早產兒吸吮能力相對較弱,所以護理的時候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適的喂養方式。主要以母乳喂養為主,可以盡快的滿足早產兒營養需求,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是需要進行鼻飼的患者,要注意確保鼻飼的時候胃管進入到胃內,注意鼻飼的速度不能太快,防止患者出現嘔吐,或者是吸入性肺炎。
1.2.4 預防感染 早產兒由于機體尚未完全發育,各項免疫功能較弱,抵抗力和防御能力都相對較低,所以對于早產兒使用的一切物品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尿布要每天按時更換,保持皮膚清潔干燥;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要注意換衣服鞋帽,戴口罩、操作前、操作后要洗手,病室內每天使用紫外線消毒一次,一次半小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干預后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判斷標準 主要觀察患者的體溫復溫情況,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呼吸音的變化情況等,顯效:說明護理后患者的體溫12小時慢慢恢復正常水平,沒有不良反應出現;有效:表示護理后患者的體溫在24小時內慢慢恢復;無效:表示護理后患者的體溫24小時沒有恢復正常,或者是出現功能衰竭死亡[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資料;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實驗所選擇的46名患者,通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后,顯效的有22例(47.8%),有效的有20例(43.5%),無效的有4例(8.7%),治療總有效率為91.3%(42/46)。
3 討論
早產兒硬腫癥屬于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通常情況下年齡越小,體重輕的發生硬腫癥的可能性就相對越大,有學者認為,早產兒硬腫癥與其微循環障礙密切相關[4]。導致患者出現微循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早產兒的皮膚相對較薄,脂肪含量較少,出生后熱量很容易丟失;皮下脂肪的脂肪酸如果含量過高,在患者體溫過低的時候則會很容易出現凝固;脂肪含量少,則產熱就越少;其次是因為紅細胞過多,出現血瘀,缺氧,最后導致水腫的發生,所以在為其進行治療和護理的時候要注意幫助患者復溫,促進血液循環[5]。
本次試驗所得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后,顯效的有22例,有效的有20例,無效的有4例,治療有效率為91.3%(42/46)。充分說明了本次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引導患者啼哭,可以促進呼吸功能的亢進。增加氣體交換,從而增加患者的機體熱量,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為患者進行翻身,可以防止皮膚受壓,促進循環;對硬腫部位進行皮膚護理,可以促進皮下肌肉的運轉,增加血液循環,有利于患者對環境溫度適應能力的提高,在進行皮膚護理的時候要注意為患者進行保暖;同時可以滿足早產兒的情感需求,讓皮膚感受器可以傳到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讓患者身心得到滿足[6]。
綜上所述,對于早產兒硬腫癥的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可以增強治療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戈桂瓊,羅代輝,曾代瓊等.新生兒硬腫癥的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15,2(12):102-103.
[2] 張曉婷.新生兒硬腫癥的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5,(15):227-228.
[3] 汪利.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硬腫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4):184.
[4] 齊敏.新生兒硬腫癥的病因分析和護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0):208.
[5] 曾桂炎.新生兒硬腫癥的臨床特點及護理措施探討[J].醫藥前沿,2015,(16):279-280.
[6] 王皎.新生兒硬腫癥的護理[J].飲食保健,2017,4(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