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
【摘 要】目的:對全科護理在心內科患者護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60例心內科患者,抽簽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患者,并給予全科護理和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8(93.33%)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1(70.00%)例,且經過護理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36.78±4.25)分和(41.33±6.48)分,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52.59±7.43)分和(67.58±5.43)分,差異顯著,P均<0.05。結論:對心內科患者給予全科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關鍵詞】全科臨床路徑;心內科;可行性;護理情況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158-01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60例心內科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對比。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60例心內科患者,我院收治時間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全部患者均符合心內科相應的臨床診斷批準,并且患者本人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抽簽的方式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患者。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最小48歲,年齡最大76歲,平均(68.7±6.5)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最小49歲,年齡最大77歲,平均(67.8±7.2)歲。本次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全部患者各方面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可對比。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患者給予全科臨床路徑護理,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當日,護理人員應為患者佩戴腕帶,向患者介紹病區、其主治醫生等基本情況,并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為患者講解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對待患者態度應親切,語氣應溫和,耐心傾聽患者主訴,詳細回答患者提問,以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2)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前,護理人員應詳細將各個檢查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及目的告知患者,增加患者的依從性;(3)患者住院后,患者用藥前,護理人員應詳細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患者用藥后,護理人員應對其反應進行監測,注意為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叮囑患者戒煙酒,健康飲食;(4)患者出院前進行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定期復查,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
1.3 觀察項目及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觀察對比。
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將患者對我院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很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很滿意”+“一般”[1]。
焦慮、抑郁情況判定標準:患者焦慮程度評價采用焦慮自評表(SAS);患者抑郁程度評價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的程度越嚴重[2]。
1.4 統計學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1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8(93.33%)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1(70.00%)例,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對比 表2顯示,經過護理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36.78±4.25)分和(41.33±6.48)分,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52.59±7.43)分和(67.58±5.43)分,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并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都發生的變化,所以心內科疾病的發生率也逐漸升高[3],其中主要可包括高血壓病、心律失常、心絞痛等疾病,心內科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均能夠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而良好的臨床護理能夠促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高,所以我們有必要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4]。
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8(93.33%)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為21(70.00%)例,且經過護理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36.78±4.25)分和(41.33±6.48)分,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52.59±7.43)分和(67.58±5.43)分,差異顯著,P均<0.05。
綜上我們認為,對心內科患者給予全科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 陳云會.關于全科護理在臨床中作用的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8):353,360.
[2] 黃雨菊,蔡銘銘.淺析全科護理在臨床中的作用[J].醫藥前沿,2014,(19):314-315.
[3] 鮑淑丹.以82例骨科康復護理為例研究全科護理在臨床中的作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4):430-431.
[4] 胡利華.急診護理會診對提高護理管理水平的作用[J].護理研究,2008,(21):1953-1954.
[5] 張曉萍.全科護理意識在基層醫院綜合護理中的作用[J].醫藥與保健,2014,(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