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會能 呂德平
【摘 要】目的: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對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的分娩產婦105例進行觀察,隨機分成兩組后分別實施常規產后護理及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結果:兩組產婦對比的照顧嬰兒能力評分、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程度、母乳喂養率等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對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家庭為中心;產后護理;產婦母親角色適應;影響
【中圖分類號】R97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168-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postpartum nursing on maternal role adaptation.Methods: 105 cases of parturi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outine postpartum nursing and family-centered postpartum nursing..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in the scores of infant care ability. Conclusion: family centered postpartum nurs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maternal role adaptation.
Key words: Family centered;postpartum care;maternal role adaptation;impact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著各種角色,除了要做好自身工作之外,在家庭中還需扮演好一個妻子及母親的角色,面對著新生命的來臨,多數產婦尤其是初產婦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完成多重角色的轉換,使得產婦照顧新生兒的能力較差,甚至出現產后抑郁現象[1]。因此,有效的產后護理尤為重要,為了分析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對于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我院針對收治的產婦進行了對比分析及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分娩產婦105例作為觀察對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隨機分成兩組后,常規組52例產婦的年齡分布在22至41歲,均值為(33.26±3.24)歲,孕周37至42周,平均孕周為(39.26±2.14)周;治療組53例產婦的年齡分布在21至40歲,均值為(33.25±3.33)歲,孕周38至41周,平均孕周為(39.57±2.23)周。
兩組產婦之間對比的臨床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無意義,可對比。
1.2 方法 針對常規組52例產婦實施常規產后護理,針對治療組53例產婦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具體產后護理方式如下:(1)產后當天的產后護理:產婦分娩后當天帶領產婦及產婦家屬入住以家庭為中心設置的家庭病房,病房內24小時可以由家屬進行陪同,將家庭病房內的墻壁布置成具有放松、舒心感受的顏色,在墻上貼上寶寶的照片,將曾經入住過家庭病房的媽媽們出院后的產后感言整理成冊供產婦進行參考及學習;(2)母乳喂養的指導:在產婦入住家庭病房后為每位產婦配備一個一對一的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在產婦產后應為產婦講述母乳喂養對于新生兒及新生媽媽的好處,指導產婦采用科學的方式及喂養姿勢進行喂養,針對母乳較少的產婦應指導家屬及產婦正確的催乳方式,減少乳房的脹痛、由于喂養姿勢不正確導致的乳頭皸裂現象,在母乳喂養過程中給予產婦夸獎及鼓勵,提高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3)產后并發癥預防護理:產后責任護士應認真為產婦及產婦家屬講解產后各種并發癥現象,指導產婦及家屬關注陰道的流血量,指導產婦家屬為產婦實施按摩操作,在為產婦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播放舒緩的音樂;(4)產后營養支持護理:產后結合產婦的飲食習慣為其制定針對性產后各個時期的營養支持,為產婦發放各種營養師自制的產后營養食譜。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產婦對比的照顧嬰兒能力評分、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程度、母乳喂養率等指標的差異。照顧嬰兒能力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產婦照顧新生兒的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常規組產婦照顧嬰兒能力評分為(69.35±6.47)分,治療組產婦照顧嬰兒能力評分為(85.10±2.16)分,兩組相比:T值=16.7951,P值=0.000;兩組產婦之間對比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程度、母乳喂養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數據見表1:
3 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現階段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產科服務的觀念逐漸發生變化,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理念主要堅持以產婦作為中心,圍繞著產婦進行服務護理,鼓勵產婦的家庭成員共同參與進來通過營造和諧積極的家庭環境[2],讓產婦在醫院內感受家庭的溫暖,跟著護理人員學習各種照顧新生兒的技能、方式,提高產婦照顧新生兒的能力;針對產婦實施產后心理護理減少產婦在產后出現心理“退化”現象導致的產后抑郁現象,增強產婦母親角色的適應能力[3]。
綜上所述,針對產婦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婁燕.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對產婦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3):348-350.
[2] 桑李葉,敖健臻,丘翠鳳,等.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對農村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37(15):2374-2375.
[3] 郭玉萍.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模式對母乳喂養和嬰兒護理相關指標的影響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0):3567-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