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馨遙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熱”也與日俱增,并逐漸呈現全球化趨勢。本論文針對此現象,以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為例,對獨立學院對外漢語專業的現狀及發展進行分析,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調查分析:學校方面、教師方面、學生方面。從而探討解決方法,為以后各獨立學院對外漢語專業發展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對外漢語;獨立學院;中國熱
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地位在全球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在海外決然而起,對外漢語專業成為高校中數一數二的熱門專業。在教育部的悉心指導下,普通高校的對外漢語專業本科教育經過長期的努力,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招生規模等方面有醒目的成效,尤其是漢語國際教育的新形勢和新戰略下,國內外漢語教資的需求迫切,使得該專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然而獨立高校也看到了此專業的發展前景,多所高校相繼開設此專業,但辦學效果卻差強人意。本文通過采訪、問卷調查等方法對現狀進行分析。
一、調查對象、內容及方法
調查對象主要是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154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調查問卷共發放154份,實際收回 154 份,收回率100%。
調查內容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一)你對對外漢語感興趣嗎?(二)你了解過對外漢語專業嗎?是做什么的?(三)你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對外漢語專業有什么建議或意見嗎?(四)如果學校有相應的機會,你會選擇出國實習嗎?
調查問卷以不記名方式進行,答案是主觀的。調查后結果以手統的百分比呈現。
二、通過采訪和問卷調查得出以下分析
(一)學校方面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是一所民辦三本院校,其主要院系以理科為主,包括:會計系、金融系、管理系等。學校對于文科院系投入較少,再加上招生時宣傳不足,所以現在文學與傳媒學院的學生相對于其他專業人數較少。每年根據報名人數選擇專業方向,如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未滿一個班的系數,只能調劑到其他專業,故該學年就不開設對外漢語專業,所以現存在有些年級有對外漢語專業,有些年級沒有對外漢語專業,該專業還沒有系統的體系與規劃。
(二)師資方面
經走訪了解,該專業專職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其中本專業畢業的專職老師僅有一名,其他老師均是相關專業出身,由于老師們的年輕化,其個人經歷有限,很多老師并沒有對外漢語經歷,所以在授課時具有局限性。其二,本校出去學習的機會較少,很難得到最新的專業信息,導致經驗上面的局限無法彌補。
(三)學生方面
通過這四個問題(1、你對對外漢語感興趣嗎?2、你了解過對外漢語專業嗎?是做什么的?3、你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對外漢語專業有什么建議或意見嗎?4、如果學校有相應的計劃,你會選擇出國實習嗎?)得出以下調查結果分析:
1.你對對外漢語專業感興趣嗎?
此問題有助于我們了解學生對對外漢語專業的內在動力是否強烈。在154份問卷調查中有14%的學生(21人)認為對此專業不感興趣;有77%的學生(119人)對此專業感興趣;而僅有9%的學生(14人)對此專業無感。結果表明: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方向)的學生有大多數人是對對外漢語專業感興趣并希望以后有機會加入對外漢語教師隊伍的,而少數人對對外漢語專業不感興趣或無感,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學生自身原因,覺得英語是最大障礙。第二,家庭原因,覺得這個專業比較耗錢,可能家庭負擔不起。
2.你了解過對外漢語專業嗎?是做什么的?
此項調查中,沒有一位同學真正意義上了解該專業,大多數是了解了皮毛,其中有24%的學生(37人)認為自己大概知道是做什么的,而76%的學生(117人)并不了解此專業,有的人僅從新聞聯播中了解過此專業,有人認為對外漢語專業可能就是以后就業偏向翻譯或外國文化傳播者等。此數據也證明了,學校對此專業的重視程度低,并沒有積極引導學生了解此專業,所以學生對此專業是一無所知的。
3.你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對外漢語專業存在哪些問題?
此問題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對本校的此專業的認同感強弱。大多數同學提出了寶貴的建議與意見,現整理如下:1、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是一所以理科為主的民辦高校,所以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理科系,文理科具有偏向性。2、此專業的師資嚴重不足,并且此專業沒有資歷較深的老師,無法進行專業深化。3、沒有渠道和資源讓學生對外漢語實習,沒有理論到實踐的深化過程,只能紙上談兵。
4.如果學校有相應的機會,你會選擇出國實習嗎?
約有50%(78人)表示如果有機會愿意出國實習,他們認為年輕就應該多出去看看,學習一些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對自己也是一種能力的提升。但也有50%的學生認為不愿意出國實習,其中大多數是因為家庭原因,有的人不愿意離家太遠、有的人想畢業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有的人認為家庭負擔不起出國的費用等。出現此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本學院女生人數較多,都想畢業之后找一份穩定且離家近的工作。第二是因為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對出國交流有所擔心。
三、對策或建議
(一)學校層面
首先,學校應該對此專業重視,并適當給予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學校越重視此專業,學生也會越容易產生高度的專業認同感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感,必須從學校的態度著手,與此同時,學院應該在學生擇校時多宣傳此專業及前景,讓學生在入校前對此專業有初步的認識,并且了解未來四年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
其次,優化專業學科建設和育人環境。課程體系、師資力量、教學硬件等都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能無視。在課程體系方面,學校應該與時俱進,多立足于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加大對英語和專業文化知識的課程比重,讓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無后顧之憂。師資配備方面,因加強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并不定時參加培訓活動,從而提升教師素養。在育人環境方面,學校應該配備與其相應的硬件設施設備,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最后,學校可和其他國內外高校進行聯合教學,資源共享。讓學生能夠去國外實習。也可以每年選拔幾名優秀畢業生參加交換生項目,讓學生有更多渠道學習不同的文化知識。
(二)老師當面
首先應不定時邀請在對外漢語方面有經驗的專家或學者來學校分析經驗,使本專業的學生和老師得到當下最新的對外漢語咨詢,從而提升老師和學生的專業認知。其次,組織教師校外深造,去對外漢語教學比較成熟的高校交流、取經,并鼓勵教師多參加各項對外漢語專業相關的研討會,分享會等。鼓勵教師出國任教,從而深化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技能,提升綜合素質。
(三)學生方面
首先,提高學生對此專業的興趣,可多開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動,或教師在上課時多講解一些教學案例,讓學生產生興趣。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個人理想與專業發展結合起來,詳細規劃職業生活,并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此專業教學特性,比如《漢語橋》、《法國人在中國》等節目寓教于樂。其次,提高學生專業成績、掌握知識與技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閱讀相關專業書籍,并結合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總結、觀看對外漢語示范課程,有助于自己的能力提升。多和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有助于掃清盲點。最后,鼓勵學生出國實習,把理論變為實踐。通過學校和多校的聯合合作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出國實習,并且成績優異的學生可免費出國實習,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競爭力。
注釋
(1)朱志平.作為應用語言學分支的對外漢語教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6):105-109.
參考文獻:
[1]吳加權.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建設初探[J].繼續教育研究,2015(6).
[2]趙鑫.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