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變革,智慧教育帶來了中學化學教學的變革,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發生了變革。中學化學智慧教育利于提高中學化學實驗效果,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發展。智慧教育對化學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關鍵詞:中學化學;智慧教育
20世紀,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迫切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美國克林頓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1996年,馬來西亞教育部提出智慧學校構思,在智慧學校計劃中,課程、教學法、評量和教材等方面都有重大變革。智慧教育發展,為教育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多樣的教學模式。
智慧教育是針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品的全面、綜合的應用。中學化學智慧教育就是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智慧教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圍繞學生個體差異,形成師生新型互動,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智慧教育帶來的中學化學教學的變革
(一)教學模式的變革——先講后學變為探究學習
原有的化學教學模式,無論是實驗教學還是講授教學,都采用固定時空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行講解,學生隨著教師的啟發,來學習。當然也有采用預習與復習方式來輔助課堂教學等方式,但內容和方式受限。而智慧教育打破這種傳統模式,學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預習復習、線上線下完全可以自主選擇,提前學習,提出問題等等探究過程都可以隨時開展,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幫助。
(二)教學內容的變革——固定教材知識變為前沿刷新的知識
智慧教育的多媒體化、可視化、智能化使化學教學既遵循教學大綱,學習系統的化學學科知識,還可以及時吸收大量先進的、前沿的、更廣泛、更深刻、更有魅力的化學課程內容,以彌補傳統課程內容和教材長時間固定不變的不足,以吸引學生樂學、愛學。
(三)教育資源的變革——單一的課堂教學變為多樣教育平臺
傳統教育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教育地域、學習環境、教育師資、學習材料等等存在著較大差異,而智慧教育可以把這種差異壓縮至最小,實現教育的相對均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智慧教育提供的多樣教育平臺,不是將傳統課件轉移至網絡,而是創造出多個免費的、優質的、全方位的、適合不同學習層次的的、多樣的教育平臺,讓學生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感受到真實有效、有強烈的體驗感和滿足感。
二、智慧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智慧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學化學實驗效果
化學是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科學結論來源于實驗,通過各種實驗才能分析現象、揭露本質,解決問題。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各種演示實驗,雖然真實的實驗最有說服力,但是實驗過程時間短暫、空間狹小、用具單一、光線不足、學生數量多等等原因,使很多學生,難以觀察到清晰的反應過程。在化學實驗課程中,只有簡單易做,安全無毒害的實驗才能操作,那些過程復雜、危險、用具多、材料多、有毒害、價格高的實驗,一般用傳統的口授,或者投影或圖片展示,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而在智慧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演示、慕課錄像課、教育云資源庫等各種智慧教育方式,即時傳輸、資源搜索,3D打印,師生連線互動,還可以由學生個體自主選擇反復學習、快速學習等等。
(二)智慧教育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學化學智慧教育,把優質的學習資源納入到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使師生在智慧教育環境中,自由的學習,使學生可以使用各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實現對智慧教育的充分運用,既學習化學理論知識,又在各種虛擬的環境中完成實踐與實驗教學過程,探索學習。潛移默化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智慧教育適合學生個體差異,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智慧教育的多樣性、趣味性、豐富性、智能性、開放性、協作性等等特點可以滿足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學生,學生在動態、虛擬的化學教育環境中,觀察、思考、想象、模擬、概況。每個學生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與方法,也可以實施協作式學習策略,學生可以就相同問題提出不同的觀點來比較和分析,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構建個別化學習氛圍,增強隱性課程的魅力,發展個性,培養創造能力。
三、智慧教育對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要求
智慧教育是信息社會的發展趨勢,一支具有智慧教育教學新型素質要求的師資隊伍,是實施智慧教育的當務之急。新的智慧教育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沒有統一的標準、沒有統一的教學方式。對于從事化學教學多年的教師來說,要學習和探討的內容還相當多。
教師要提高認識,真正認識到信息社會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學習智慧教育內容,掌握運用智慧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教育平臺和教育資源,發揮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教育云)等現代信息的作用。
信息時代中學化學教學智慧教育,給化學教學帶來了新問題,新思考,要求我們所有從事化學教育教學的工作者,跟上時代步伐,結合化學教學實際,學習智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益,培養信息時代的新型化學人才。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