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生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類自我關懷,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技工院校學生人文精神缺失,個性不完善,影響了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教師的人文素養;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作用;師生互動,學思結合。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會在校園之中營造出書香之氣和文化之風,也會推動我國勞動者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技工院校;文化課;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人文精神對于整個人類世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個人優秀個性的形成都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但在技工院校中,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和社會思潮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技工院校出現了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忽視學生人文教育的傾向。造成了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個性的不完善,影響了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現今,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現為勞動者素質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新興產業、高技術行業和技能型職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和高技術人才嚴重短缺。目前,技師和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的比例僅為4%左右,而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14%,供需相差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大量勞動者由于職業技能水平偏低,實現就業比較困難。這種局面的出現與技工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很大關系。現代企業需要的是技能水平高、動手能力強、崗位責任心強、肯于鉆研創新、有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養較強的現代高素質勞動者。這些素質的培養除了在日常教學中培養鍛煉外,技工院校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手段。因此,在技工院校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極其重要。在此,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教師的人文素養
日常的教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第一陣地,教師作為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者,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不僅僅是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大有益處,而且通過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耳提面命,以及對自身豐富人文知識的不斷顯露,使教師成為學生的“百寶箱”;同時,也會吸引著學生不斷探索人文知識,為學生打開一座知識的寶庫。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日常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把人文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當中,不斷的激發學生對于人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斷地用人文精神滋潤學生的心田,完善學生個性和精神世界。因此,要不斷加強教師個人的人文素養。
二、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作用
在技工院校教學中,往往把文化課看做是“副科”,認為可有可無。但就是這些所謂的“副科”,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上發揮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講:語文課上,通過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深入淺出地把文學名著的人文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精彩的講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審美取向。在德育課上,可以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道德法制等教育。加深學生對黨、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正確的價值取向、遵規守紀的行為舉止。此外,教師在日常備課中,要做好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不僅僅是只滿足于課本內容,還要依據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心理和時代特點,找好切入點,做好課外知識的拓展,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門文化課要相輔相成、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上的功能,以期達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三、師生互動,學思結合
古人云:“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學生認真學習,教師認真教學,是各自的本分。師生除了要做好最基本的之外,還要積極互動,學思結合。教師要認真備課,深入思考,充分挖掘教材和課堂教學之中的人文因素,找好切入點,使課堂教內容在提升人的精神,鑄造人的靈魂方面發揮最大功能。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能只滿足于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拓展知識的“獵奇”心理。師生之間要做好互動,教師要充分調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對課上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進一步的推動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自己在課下充分利用手機、電腦、網絡等現代信息手段,深入探究,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對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關注。學生要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積極踴躍發言,培養個人語言表達能力。對課上所講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不僅要有所聽、也要有所思、更要有所得。把課上所學內容加以引申,進一步遷移到個人實際學習和生活之中,以古喻今、以名人為鏡,對社會現象、他人事跡,進行深入思考;檢視個人行為,發現存在的問題,解決個人實際問題,培養個人思辨思維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維。
總之,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有效利用各種手段強化人文素養教育和人文素養水平,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會在校園之中營造出濃濃的書香之氣和文化之風。也會不斷推動我國勞動者在專業能力、職業道德和個人情懷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河北機車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