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媛 包小云 楊欣 李海濤 毛睿
【摘 要】目的:就新疆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日常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V3.0進行評估的綜合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樣本為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新醫大一附院腫瘤中心和昌吉分院腹部外科腫瘤科收治的回族和漢族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各180例,分別在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發放問卷調查。結果;結合統計可以發現,不同治療方案對患者生活質量存在有明顯影響,且不同生活質量評分患者在近期療效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借助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V3.0可針對新疆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各方面進行有效評估,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關鍵詞】 生活質量測定量表;消化道惡性腫瘤
【中圖分類號】R7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92-01
消化道惡性腫瘤一直屬于臨床最為常見腫瘤類型,且從近幾年臨床接診情況可以發現,在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該部分患者的臨床發生率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增加。其中,新疆地區因當地居民飲食方式等作用,消化道惡性腫瘤的居高。為臨床有效提升臨床針對該部分患者的診治效率[1]。本次研究就側重針對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V3.0在該類患者治療中的運用效果加以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為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新醫大一附院腫瘤中心和昌吉分院腹部外科腫瘤科收治的回族和漢族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各180例。患者由男200例,女160例構成,年齡于45—72歲,中間值為(56.32±1.02)。按照手術方式對患者展開分組。單純手術80例,單純化療60例,姑息治療60例,化療聯合放療64例,手術聯合化療36例,手術聯合放化療30例。
1.2 方法
分別在手術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發放治療前問卷(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V3.0)針對患者生活質量展開評估。結合患者恢復情況,對療效進行整體性評估。完全緩解(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維持 4 周。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最大直徑及其最大垂直橫徑的乘積縮小 50%以上,至少維持 4 周。穩定(NC):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縮小不足 50%,或增大不超過 25%,至少維持 4 周。進展(PD):一個或多個病灶增大超過 25%,或出現新病灶。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數據都以SPSS19.0展開分析,以均值±標準差對計量數據加以表示,以F測定,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借由量表針對患者軀體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方面進行評價可以發現,不同治療方案下,在治療后存在有明顯差異,P<0.05,詳見下表1。且綜合療效不同患者,在量表評分方面同樣存在有顯著差異,詳見下表2。
3 討論
消化道腫瘤屬于臨床最為常見病癥類型,而在新疆地區,受到當地居民飲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臨床發生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在該癥的作用下,將促使該部分患者生活質量持續下滑。考慮到臨床針對該部分患者治療方式存在有多種,存在有較強的選擇性。為促使該部分患者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更需要對治療方案進行優化[2-3]。
以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V3.0針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早已被臨床所推行。在該量表的作用下,可及時對患者各方面狀態進行評估。參照該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并對不同療效情況下患者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可對治療方式進行優選,在保障患者綜合臨床效果的情況下,盡可能將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小。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側重就該量表在不同手術方式以及不同治療效果作用下,患者恢復情況進行分析。對比可以發現,患者治療方式以及整體恢復情況均會對生活質量評分造成影響。在后續診治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患者多方面因素對治療方案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 甫拉提·吐尼牙孜,陳鵬,艾克熱木·玉素甫,等.EORTC QLQ-C30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在維吾爾族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新疆醫學,2011,41(9):3-7.
[2] 張莉,布力布·吉力斯漢,瑪依努爾·艾力,等.評價EORTC QLQ-C30V3.0在新疆少數民族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1):35-38.
[3] 薛楠,麥慧云,谷秀芳,等.90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評價、營養治療及生活質量調查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7):331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