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旺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生活習慣。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卻會帶來巨大的健康隱患。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載文,刊出多位醫學專家總結出的很傷健康的11個不良習慣。
1.出門漏涂防曬霜研究發現,經常使用防曬指數(SPF)至少為15的防曬霜可以使鱗狀細胞癌和黑色素瘤分別減少40%和50%。紐約市整形外科醫生約書亞·佐克曼博士表示,除了炎炎夏日之外,在氣溫不高時出門滑雪、滑冰、徒步旅行等也應當涂抹防曬霜。
2.久坐一整天美國人體工程學專家卡里·施密茨博士表示,多項研究表明,工作、玩電腦、看電視等長時間久坐,不利于身心健康,會增加癌癥、糖尿病、血液凝塊、精神萎靡等多種問題的風險。
3.平時缺覺,周末補覺多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導致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癥、心臟病、肥胖癥、組織損傷和炎癥等多種疾病,也會降低大腦功能,使反應更遲鈍,工作效率差。專家表示,周末補覺不可取。良好的習慣是每天保持正常作息,盡量使大腦和身體與自然節律保持一致。
4.早起空腹喝咖啡美國營養學家伊莉莎·薩維奇博士表示,經過一夜的睡眠和禁食,身體可能脫水。早上起床后空腹喝咖啡會進一步加重脫水癥狀。建議起床后先喝一杯水,之后再邊吃早餐邊喝咖啡。
5.網上自診洛杉磯泌尿系統癌癥研究專家亞當·拉米恩博士表示,很多人一旦感覺不舒服就會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并自我診斷病情。然而,由于缺乏專業知識以及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都容易導致盲目網絡自診,既容易夸大病情,加重心理負擔,影響情緒,又容易延誤病情。
6.吃飯狼吞虎咽洛杉磯綜合臨床營養師珍妮·米萊馬蒂建議,吃飯應放慢速度,細嚼慢咽,既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又有益營養吸收,預防暴食及肥胖,調節血糖,提升總體幸福感。
7.沉迷手機及社交媒體一些手機上癮者很短時間見不著手機就會表現焦慮緊張、不知所措。研究表明,過度使用社交APP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巨大影響,增加焦慮和抑郁風險。專家建議,如果實在難以自控,最好刪除或隱藏手機上的一些APP。
8.牙刷放在衛生間口腔衛生關乎全身健康。美國牙科專家克里斯·卡默博士表示,很多人最容易犯的一大錯誤就是把牙刷放在衛生間。沖馬桶時,很多細菌容易污染衛生間空氣,牙刷、牙具也會受到污染。其他護牙建議包括早晚刷牙,不共用牙刷,三四個月就換一把牙刷,等等。
9.飲食隱糖攝入過多過量吃糖的危害絲毫不亞于過量吃鹽,容易導致肥胖癥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成年男女每天糖攝入量分別不要超過37.5克(9茶匙)和25克(6茶匙)。因此,平日飲食應注意少吃糖,特別是很多含有大量隱糖的加工食品。喜歡吃甜食的話可以適當加點蜂蜜。
10.超負荷工作工作過量容易透支健康。倫敦生活教練尼克·哈特建議,應該保證充足睡眠,適當減輕工作量,注意午休以及每周適當放松休閑。
11.整天盯著屏幕美國佛羅里達眼科專家阿倫·門德爾松博士表示,如今人們的“屏幕時間”越來越長。手機、電腦、電視等屏幕設備散發的藍光會干擾人體晝夜節律,影響睡眠。藍光也是黃斑變性的一大主要風險因素,會導致嚴重視力喪失。使用屏幕設備的時候,每20分鐘就應該讓眼睛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