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琴

像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英國的大城市越來越繁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煩惱,特別是擁擠的街道讓孩子們失去了自由自在玩的場所,大多時候只能宅在家里,與電子產品為伴。
這種情況讓身為人母的艾米.羅斯頗感不爽,想著自己童年時盡管物質條件跟現在無法相比,但在大自然里可以隨心所欲地和同伴們玩耍,也可以去游樂場所嗨玩,特別是,她所在城市的市中心,當時還為孩子們劃出了特定的“玩耍街”,那種快樂至今讓人夢魂牽繞,于是,她決定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童年討要一個說法。
她先跟愛麗絲.弗格森交流,沒想到和她住在同一街道的愛麗絲,也為孩子們沒有一個自由玩耍的場所鬧心。她倆從小就生活在布里斯托爾市,曾經一起上學,一起放學,然后就和隔壁的小伙伴們約好,在街頭盡情地玩耍,這份美好的記憶,一直珍藏在她們的心里。她倆一拍即合,決心為孩子們討要玩耍的權利,那就是讓街道委員會做出決定,每隔一段時間,暫時封鎖街道幾個小時,讓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
這種建議提出后,街道委員會的人覺得她們簡直是天方夜譚,等到她們陳述充足的理由,工作人員才放緩了口氣:“我們也支持這么做,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玩耍的童年,但我們沒有這個權利!”并耐心地溝通,讓她們按相關維權的流程來辦理事務。
于是,艾米在業主群里公開了此事,并征求大家的意見,沒想到,大家意見出奇的一致,他們覺得,沒有一個盡情玩耍的場所,對孩子們是一種軟暴力,讓成年人蒙羞。統一口徑后,艾米寫好申請書,他們都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當艾米再次踏進街委會的大門,呈上業主們聯名的申請書后,主管說,他們會盡早將申請書交到市政府手里,幫孩子們爭取到玩耍的場所,他和工作人員也都簽上了自己的姓名。
經過層層交涉,最終,市政府同意了他們的申請,并為沒盡到職責向孩子們道歉,希望他們能早日實現擁有“玩耍街”的心愿。
孩子們得知這一消息后,樂翻了天,家長們也都喜笑顏開,為孩子們準備玩耍的用具。一個工作日的午后,市樺木路的街道兩頭,被家長們用垃圾桶和禁止通行標語的牌子暫時封閉起來,孩子們玩耍時再也不用為安全提心吊膽。
街道上,男孩們騎著滑板車、自行車自在地奔馳,道路旁邊,女孩們穿著漂亮的裙子,有的邊吃冰棒邊聊天,有的玩跳皮筋、跳房子的游戲,有的還帶著睡在嬰兒車里的弟弟妹妹來湊熱鬧。
“玩耍街”首獲成功,艾米要讓它在全國的大城市推廣開來,于是,她又開始為“玩耍街”的推廣奔波。她在網站和臉譜賬號上做宣傳,并盡可能現場推廣,如今,在她的努力帶動下,布里斯托爾市已有49個社區參與其中,500多條街道成了孩子們定期的“玩耍街”,其他城市也都在紛紛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