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我女兒今年11歲了,好端端的,3年前開始,突然攤上了一樁怪事——嘔吐。吐成啥樣?每次都天翻地覆的,胃里的飯菜……有時連黃色的膽汁都吐出來了。女兒的嘔吐幾乎沒有規律,空肚子會吐,吃飯后也會吐;嘔吐前沒有任何預兆,通常持續幾分鐘,但也有過幾個小時。有時一個月嘔吐幾次,有時幾個月也不見發作。
女兒每次嘔吐,我們都趕緊送醫院。3年來,我們一直奔波于各大醫院,還住了3次院。醫生們絞盡腦汁,但幾乎都是徒勞。該做的檢查都做了,該檢驗的都檢驗了,就是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專家們會診時考慮到了心理疾病,我們又專門去看了兒科心理專家。心理醫生教我女兒填了表格,也沒有發現心理異常。難道是我前世作孽,上帝在懲罰我的女兒嗎?
后來,有一位朋友建議我們去港大深圳醫院。抱著試試看的念頭,我們沒有掛兒科,選擇了全科,原本想直接掛專家號,但那里沒有專家號,也不允許挑選醫生,由系統自動分配。
我帶著女兒進入診室,里面是一位中年男醫生。“我是蔡醫生,有什么需要我幫忙?”他叫我們坐下,主動介紹了自己。關上門,診室里只有我們三個人,寬敞、舒適、安靜。
我講了女兒的古怪情況,講了足足10多分鐘,醫生竟然沒有打斷我。這樣婆婆媽媽的講述,我自己都不知道重復了多少遍,但醫生卻顯得很感興趣。
我講完后,醫生說,聽明白了。然后,他問我女兒,“孩子,蔡醫生想專門問你一些問題,你需要媽媽出去嗎?”女兒看了看我,搖搖頭:“媽媽在這里吧。”但醫生提出了一個要求:全過程中,我只能聽,不能插嘴,更不能發火罵小孩。
“剛才媽媽講的是真的嗎?”醫生問女兒。
“是真的,我吐了3年了……”
“嘔吐好辛苦的哦,你吐的時候難受嗎?”
“難受,吐得我眼淚鼻水都流出來了……”
“你為什么會想嘔吐的呢?你知道原因嗎?”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吐。以前醫生說可能是心理問題,可是我沒有不開心啊!”
醫生還問了女兒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問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庭情況,甚至我們夫妻的感情、收入等,醫生都問了。女兒很乖巧地一一回答了。看他倆的一問一答,哪里是在看病,更像是一老一小兩個好朋友在聊天。
我與老公是大學同學,從談戀愛到結婚,感情一直很好。婚后我們開了一個小公司,經濟上不是很富裕但也不錯。3年前我又生了一個男孩,就辭職做了家庭主婦。爺爺奶奶與我們住在一起,相處和睦。奶奶對女兒有點溺愛,我要求比較嚴格。老公一個人打理公司,總是早出晚歸。生了兒子后,我們全家對女兒的照顧和愛沒有減少,一視同仁。
醫生和女兒還在聊,我很納悶,怎么不看病,只聊天。
“我小時候也嘔吐,但沒你吐得那么厲害!”醫生的話鋒突然轉向了。“你是醫生也會嘔吐?”女兒很好奇。“我是農村人,小時候家里很窮。種田需要肥料,我們家沒有錢買肥料,爸爸就帶著我去撿狗屎,撿的狗屎倒在田里就會變成肥料。后來,我一看見狗屎就會嘔吐。”醫生說。“那你看見大便會嘔吐嗎?”他又問女兒。“大便……好惡心哦……”女兒做了一個鬼臉。“我看到大便不會吐,我看到媽媽爸爸抱我弟弟時才會!”女兒突然脫口而出。
我心里一下子震住了!我想大聲問為什么。但醫生使了個眼色,暗示我不能出聲,我只好忍住了。醫生還是很淡定,好像一點也不覺得驚奇。他平靜地問:“為什么呢?”“他們只愛弟弟,不愛我,只抱弟弟不抱我……”說到這里,女兒突然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哭得好傷心,好像要把一肚子委屈都哭出來。
醫生撫摸著女兒的頭發,從桌子上拿了幾張紙巾遞給她。女兒擦著眼淚,繼續哭……“我抱抱你,好嗎?”醫生離開座椅,蹲下來,用柔和的聲音說。女兒居然走到醫生跟前,抱住醫生,還在哭個不停。哭著哭著,女兒坐到了醫生的腿上。醫生抱著她坐在桌子前,好像一個父親抱著自己的女兒。
女兒哭著說,爸爸每次回家只抱弟弟不抱她,她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也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只能躲在廁所哭,媽媽罵她的次數比罵弟弟多很多……女兒將自己的憋屈源源不斷地傾瀉了出來。醫生聽得多,說得少,任憑女兒放肆地哭……幾分鐘過后,他問女兒:“你心里想要爸爸媽媽擁抱嗎?”“想!每次被人欺負的時候特別想要媽媽抱抱,爸爸回家了也想要他抱抱”。女兒說。
我的心在劇烈地顫抖,我的心在疼痛、滴血。女兒嘔吐的原因僅僅是我們沒有抱她!我的傻女兒!生了兒子后,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偏心,不能忽視女兒。沒有想到我的女兒如此敏感,如此脆弱!
醫生等女兒哭聲止住后,給她開了一些藥物,并說:“吃了這些藥物不會嘔吐了。”“可是我吐的時候,吃什么藥都沒有用的。”女兒說。醫生向我們解釋,這些藥物是保護胃和維持電解質平衡的,防止孩子吐得太多了影響身體健康。“那我還會嘔吐嗎?”女兒問。“我有一個治療你嘔吐的方法,你想試試嗎?”醫生說。“你感覺要吐的時候,馬上走到媽媽或爸爸、奶奶身邊,讓她們抱住你。有人抱著你,你就不會吐了。”醫生還叮囑我:“回家后告訴孩子爸爸,一定要多抱抱她。她需要你們的擁抱。”醫生讓我們下次來復診,最好把孩子爸爸、弟弟也帶上,一家人一起幫助她打開她心結。
回家后的7天里,女兒真的沒有再嘔吐,每天都開心。過了幾天,去醫院復診,我們全家來到了醫生的診室。女兒見到醫生,立馬跑過去坐到他大腿上。醫生就這樣抱著我們的女兒,開始了我們的聊天。這一次,女兒放得很開,有了醫生“撐腰”,她很淘氣地指責爸爸不喜歡她,只喜歡弟弟,不抱她只抱弟弟。她還霸氣地對弟弟說,我是姐姐,你不能欺負我。
醫生進一步了解了我們的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議,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家規吧:
*爸爸回家后先抱姐姐再抱弟弟;
*給弟弟買禮物,一定要給姐姐買一份;
*不要隨意斥責女兒,與孩子們多一些交流;
*爸爸媽媽多關注孩子的心靈……
這次復診,沒有開藥,沒有檢查和治療。醫生說,孩子體重無明顯下降,身體發育無異常,不需要藥物治療。他說,女兒嘔吐的真正原因,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心理疾病,叫“神經性嘔吐”!而治療的關鍵,就是解開女兒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