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本文作者分享了他關于下圍棋的一些心得,如果您正在教孩子圍棋,或者正在考慮讓孩子學圍棋,那么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小時候很喜歡下圍棋,所以我的數學、推理和邏輯感都很好。我的兒子憨憨在5歲的時候,我就開始教他圍棋,當時孩子的媽媽就問我,“你都教孩子國際象棋了,就沒必要學圍棋了吧?”
兩者雖然都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有幫助,但圍棋對孩子的訓練和象棋相比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能看到有些象棋下得好的人,圍棋不一定會下得很好,反之亦然。雖然同樣是鍛煉大腦,但角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那么圍棋對孩子有什么幫助呢?
在圍棋里,有個名詞特別重要,那就是“布局”,比如同樣是5個棋子,白棋的棋子全部偏安一隅,集中在左上角,而黑棋的棋子則很舒展,占據了棋盤大部分的區域。這樣的布局,對于白棋來說,似乎牢牢地占據了左上角那塊地盤,但是代價卻是失去了更多的地盤,而黑棋的這種布局則從大局來考慮,對未來圈地更有幫助。因此,下圍棋的時候,孩子一定得有這種全局觀的意識,而不要在于眼前的利益。
這種全局觀對于數學解題很重要,有時候孩子們做題會鉆牛角尖而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把自己拔出來,從全局考慮問題,就會發現題目會容易很多。特別是幾何,從哪個點切入進去,哪邊需要加輔助線,都是需要孩子有很好的全局觀。
這種全局觀也代表了人的一種格局,有些人會為了一些小利益而斤斤計較,但是放長遠來看,等過了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這種小小的利益相對比于人生的發展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很多人為了得到一片樹葉,而失去整個森林,卻渾然未知!
在圍棋里,得與失往往只在一線間。有時候你的棋子形勢一片大好,但有可能僅僅是一子之差就會被對手反過來吃掉一大片。這種一時的得失頻繁上演,所以下圍棋時不到最后一刻,你都沒法判斷最后誰輸誰贏。因此想下好圍棋,一定得懂得取舍,有時候舍棄一些棋子,是為了后面更大的勝利。
其實這種取舍里面蘊含了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哪些棋子可以舍棄,哪些棋子不能舍棄,舍棄之后你能得到什么,得到的是不是比失去的多,這些都需要孩子進行推理和運算。這種能力練出來對孩子的數學推理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剛開始學圍棋的時候,憨憨每丟一顆棋子都會懊惱,下多了,他也慢慢領悟到,原來丟棋子不算什么,后面還可以扳回來,而且他也逐漸開始學會給我設局,故意丟棋子讓我吃,以換取更大的收獲。此外,孩子還需要有一顆平常心。就算一塊區域爭奪失敗,但還可以從其他區域給補回來,鹿死誰手還早著呢。但是如果孩子為了一時的損失而影響心情,就會影響全盤發揮。
很多媽媽問我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我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下棋”,無論是象棋還是圍棋,都是訓練專注力的絕好工具。
圍棋的復雜度比國際象棋還要高,早在1997年,IBM開發的深藍電腦就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巴羅夫,但人工智能想在圍棋上擊敗人類冠軍,直到這兩年才達成。所以,圍棋比國際象棋需要考慮得更多、更復雜、更全面。
下圍棋也往往比國際象棋需要更多的時間。我現在跟憨憨下國際象棋一般需要30~40分鐘,但下一盤圍棋則需要40~50分鐘,所以往往圍棋對弈的時間會更長一些,由此對孩子專注力的要求也會更多一些。
很多父母會有疑問:最主流的三種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到底給孩子選哪個?其實,這三種棋對于鍛煉孩子的思維都很好,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如果您只是想給孩子多一個興趣愛好,幫孩子訓練邏輯思維、鍛煉專注力,那么這三種棋可以都學。因為這三種棋的入門都很簡單,孩子掌握起來也很容易,入門的話一周就可以了!
如果您想孩子出成績,那么就另當別論了,一定要重點突擊,不可能有這么多時間每種棋都面面俱到的。這時候,您需要讓孩子接觸完這三種棋后自己做個決定,看看孩子更愿意往哪方面發展,再著重培養。
憨爸硅谷工程師爸爸,專注于英語、數學、科學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