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領當代公民精神建設的最高指示,同時也對高校大學生思想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人格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人格形態,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將公民人格教育融入到思想教學過程中,才能不斷促進公民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本文立足于時代要求首先分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引領下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提出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的可行措施。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 大學生 公民人格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74-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展的本質要求,作為精神向導引領著社會公民的思想建設。而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是以基本權利和義務為核心條件,是在教學中具體實施的主體意識,主要包括國家民族、權利責任、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多項意識形態為基本內容的公民教育[1],面對新時代思想發展的特點,大學生的公民發展方向和社會思想一致,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對大學生追求的教育目標。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新時期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分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引領下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現狀
有關學者對于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和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研究已經積累一定經驗,并且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在新時期仍然存在著較多問題。
(一)知識儲備淺顯且不對稱
從調查研究的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比較深刻,但是公民人格形成僅僅是淺顯認知,對于具體規定的權利、義務及內涵都不能徹底掌握。在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調查中,僅僅有一半學生能夠完全回答并且表示認可,對“公民人格構成”的問卷調查中,關于民主法治的正確敘述僅有45%的調查學生清楚知道,學生對思想教育的兩項內容掌握不對稱,說明學生知識儲備尚且淺顯,不能真正從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涵上為公民人格教育提供動力。
(二)認知欠缺且存在偏差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人格教育方面知識掌握欠缺,且兩者認知欠缺存在偏差。多數大學生認為國家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于全體公民的思想建設要求,與自身在高校接受的思想教育沒有關系,自己只有遵守法律即可,并沒有轉化成內在的系統思想力量去完善自己公民人格,而公民人格知識的認知欠缺,使得學生不能運用公民的法律要求約束自身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成為行為指示的綱領[2]。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傾向于對學生宣傳普及大學生公民教育,過于重視學生在高校中的教學管理,在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時不能有效聯系到公民人格教育。
(三)行為滯后且不穩定
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的最終成果是要轉化為行為表現,才能真正檢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的教學成效。現階段大學生個體行為意識強烈,在思想觀念、生活習慣以及行為方式上都表現出以自我為主張的行為活動,忽視了國家主流意識的建設,使得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時意識和行為動作分離,呈現出行為滯后性和不穩定性,這種現象表現在調查結果中。當提問到大學生“是否會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及學校的民主選舉活動中?”,超過90%的學生表示樂于參與到學校選舉活動中,但是當提問到“是否會積極主動參與家鄉選舉活動中?”大約50%學生表示不會。這種公民人格教育在實行中沒有發揮出實際價值,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下的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行為活動滯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下的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可行措施
(一)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公民人格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公民的行為準則,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支撐動力,為開展公民人格教育提供方向指示。一方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宣傳力度,為高校大學生創造公民人格教育的良好環境。隨著新時代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媒體的發展,媒介交融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為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營造出校園公民人格教育的氛圍。另一方面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影響深遠,建設出樹正氣、育新風、大力挖掘優秀文明典型人物,在社會范圍內形成公民人格學習的良好風尚,為大學生的公民教育形成輿論基礎。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形式多種多樣,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比如觀看宣傳片、舉辦演講活動和文藝匯演等形式,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增強公民人格意識。
(二)強化公民人格系統知識學習,重視公民道德美德和智力美德訓練
想要培養大學生成為合格的公民就必須要賦予公民教育的系統知識,主要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道德和法律等多個方面。尤其是道德與美德系統知識的訓練,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準則。現階段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應該自覺成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因此必須應當自覺遵守我國傳統美德和歷史文化,共同維護共同民族的傳統價值。讓學生在光榮歷史文化傳統的感知中身體力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艱苦奮斗等高尚品質。另外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了諸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精華,重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重視品格教育,讓大學生自覺弘揚社會主義科學精神,以此增強大學生對傳承優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
(三)培養大學生民主參與能力,強調權責意識
公民的責任是要積極主動廣泛參與到社會民主活動中,并且行駛自己的權利,自覺遵守義務,這是當代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如果不能參與到社會建設中,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復興,那么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下的公民人格教育就是失敗的。因此,強化大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明白自身承擔的公民責任,學會理性、認真自身所擁有的權利。同時,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的意義在于積極的實踐活動,檢驗出教育成果的有效性。高校教育者要合理引導大學生并掌握民主參與的本領[3],積極從實踐活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社會文明風尚,為國家奉獻出自己微弱的力量,加強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對民族的使命感和認同感,最終為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的普及做出指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我們黨在思想建設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對于引領大學生的公民人格教育具有積極意義。我們要深刻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內涵,發揮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學生公民人格教育做出新層面的指示,這需要每個大學生自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準則,從而促進公民意識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大學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106-108.
[2]韓守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人格教育的實踐途徑[J].出國與就業,2012,(5):62.
[3]孟鵬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1):34-37.
作者簡介:
任青(1974年9月-),女, 漢族,河南洛陽人,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