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多媒體極其發達的信息時代中,校園素質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漸漸開始發生轉變。傳統的素質教育目標有了更好的達成方式,校園電視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從校園電視與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與意義出發,分析校園電視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針對青海省中學素質教育的特殊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校園;電視;中學生;素質教育
隨著媒介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校園電視就是一種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良好作用的集中體現,校園電視不僅能夠提升校園的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更可以在素質教育中提供很好的助力。研究校園電視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既有助于提高校園電視的質量,又為提升素質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從校園電視與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與意義出發,分析校園電視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針對青海省中學素質教育的特殊性進行分析。
一、校園電視與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與意義
(一)校園電視的內涵與意義
校園電視,即校園電視臺,狹義上是指在學校設立的電視臺。通常情況下,校園電視臺的設立相對于傳統電視臺而言較為簡單,一般由演播室與導播室兩部分構成,基本設備包括攝影機、三腳架、電腦等。校園電視的基本定位是為服務學校全體師生的,為學校師生提供新聞、通知、日常服務、娛樂等服務。廣義上的校園電視指的是所有以多媒體形式進行展示的,能為校園文化生活服務的多媒體內容。校園電視的意義除了基本定義之外,也能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升作出貢獻。另外校園電視臺可以讓學校創辦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對學校重大事件進行記錄宣傳,請學校各個科目的佼佼者進行學習上的交流以供同學和老師觀摩共同學習等。
(二)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與意義
素質教育在今天越來越重要,而中學生的素質教育與一般意義上的素質教育也有一些區別。一般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并非絕對對立的概念。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基本素質教育的內涵基礎上有著更特殊的內涵與意義。中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最重要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綜合能力、個性發展與身心健康。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中學時期良好的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在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后能夠更加適應獨立鉆研的學習方式。
二、校園電視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校園電視的核心理念是尊重、支持、引導、快樂,中學生的素質教育也與這一核心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校園電視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將結合全體性與全面性兩方面,從校園電視的核心理念出發,分析校園電視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學會尊重
校園電視節目的定位,一定是從正能量的角度出發的,為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學生的三觀可能會由于個人的性格因素與成長環境的差異存在一些差異,但是積極向上的三觀與人生態度是每一個中學生都應具備的良好素質,這一切的前提同是學會尊重。正能量的校園電視節目可以讓學生學會尊重,這種尊重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甚至是對自然的尊重。
(二)感受支持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開放性、交互式的多媒體視頻教學逐步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校園電視臺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主探索、創新學習的能力,并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教師、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互動式的視像網絡教學平臺。這種優秀的平臺可以讓師生都感受到一種支持,這種支持是通過雙方借助這個平臺建立互信得來的。
(三)適當引導
校園電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出口,也肩負著學校的宣傳任務,宣傳就是重點強調希望被接受的觀點。對于學校的素質教育而言,宣傳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由于中學生的身心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所以適當的引導至關重要。校園電視通過多媒體可以對學生的愛國意識、時代精神、愛校榮校等思想道德品質進行培養。通過這樣正確的引導,能讓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三、校園電視在青海省中學素質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校園電視在中學生的素質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對于青海省的中學而言,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青海省占地面積較大,少數民族眾多,因此存在著不少少數民族中學。此外,由于青海省的地域原因,存在著不少的寄宿制學校,所以校園電視在素質教育中所應該發揮的作用就更大。由于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從簡單的學生與學校升級為家人與家的關系,所以校園電視所應該提供的就不僅僅是學校的內容,更應該在課余時間為學生呈現除學校知識、學校新聞以外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校園電視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多的可能,進而從學生自身提升綜合素質。
校園電視的出現時間已經不短了,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校園電視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如何結合新媒體讓校園電視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值得引發更多的研究與
思考
參考文獻:
[1]鄧文.青海藏區寄宿制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4.
[2]巫蘭.利用校園電視推進中學德育教育[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20):14-15.
[3]簡歡.校園電視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功用、現狀與走向[D].湖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李巍(1982.11—)男,漢族,山東省淄博市,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