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偉
摘 要: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都為當前的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為嚴苛的要求,傳統教學中片面重視學生的成績提升、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與思維提升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高度發展的社會和教育要求了,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已經成為當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在此,對當前的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措施及策略進行淺要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能力;培養
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和物質運動中最一般的規律的學科,是最為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類學科,同時也是其他自然科學類學科的研究基礎。因為物理是以實驗作為檢驗事物規律和存在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因此物理又是極為嚴謹、科學的一門學科。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的必修學科之一,學習物理可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探究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必要條件。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此基礎之上采取合理的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水平,能夠促進高中生的更大發展,促使高中生盡快成長為一名國家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對于一名高中生來說,心理、思維都已經有了較高水平的發展,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也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可以從自己的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對學習的原動力,促使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學習。但是,畢竟高中生還沒有真正達到成熟的水平,所以他們的自主學習還有很大的隨機性和情緒性,還不足以形成一種較為完善的能力,因此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質疑,敢于從尋常的生活、學習中發現不尋常之處,然后經過深入的自主分析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辦法。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事物,就如同達·芬奇畫雞蛋一樣,從不同的側面看待同一事物,往往會得到更多的、帶有學生獨特個性的見解。例如,在學習了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體運動”之后,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實驗:準備兩個球體,一個是金屬球,一個是乒乓球,用細線連接在一起,然后從高處由靜止狀態放下,讓學生觀看其落地的狀態。學生發現,是金屬球先落地,乒乓球后落地,這樣一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理論似乎被推翻了。這時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看是什么造成了金屬球與乒乓球下落速度不一致的結果。最后,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例如是否排除了空氣的作用,是否可以將兩個球綁在一起放下等等,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是當今時代發展對人才的必需素質能力的基本要求,沒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就不可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也不可能取得更大成就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物理作為一門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學習的學科,要求教師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高二物理選修3-1第二章“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中,因為需要對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進行電路連接、分別測量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壓、電流、電阻的關系,如果由學生單獨進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實驗,一方面因為學生的實驗水平和操作水平、計算水平不能達到較高水平,導致學生在實驗過程和計算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實驗不能正常進行,計算結果出現錯誤。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交流探究活動,讓學生分別發揮各自的特長和能力。善于動手的進行線路連接;善于觀察的讀取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并記錄;善于計算的對電流、電壓、電阻的數值進行計算。整個小組團結協作,實現了整個學習過程的高效完成,更在極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門同實驗具有密切聯系的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很多內容都是需要教師通過實驗來向學生進行演示的,所以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實驗教學內容,大力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的、便于操作的、沒有危險因素的實驗。比如歐姆定律實驗,前文提到的測量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實驗,探究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等,改變原有的演示實驗的形式,變為學生分組實驗,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教學內容中還有很多是原有的定理或者既定的理論,需要教師以演示實驗的形式進行驗證,從而達到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的目的。在這些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再采用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向學生直接展示物理現象的方法,而是改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的方式進行,例如,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等,這樣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探索出物體運動間存在的規律,不僅學習興趣得到了提升,在總結出物體運動的規律之后還會產生極強的學習成就感,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實驗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必須以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為前提,以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內容為基礎,以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有效措施,大力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促進高中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將高中生打造成為國家建設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路親娟.高中物理能力培養教學探討[J].甘肅教育,1997(4):120.
[2]周愛付.高中物理能力培養教學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4).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