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林
(云南省易門縣云南銅業高級技工學校 云南 玉溪 651100)
松下FP1像其他plc一樣,具有接線簡單方便,控制程序是比較容易學習的梯形圖,梯形圖的編制是最常用的一種編程方式,在使用中一般有繼電器控制電路移植法、順序控制設計法、經驗設計法、邏輯設計法等,順序控制設計法,即功能表圖設計法,它是一種用來描述控制系統的控制過程功能、特性的圖形,它的編程主要是由步、轉換、轉換條件、箭頭線和動作組成。它是一種先進的設計方法,對于復雜系統,可以節約設計時間.我國1986年頒布了功能表圖的國家標準(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圖后,可以用多種方式編制梯形圖,本文以松下FP1為例,說明實現順序控制的九種編程方式。
例如:松下FP1可編程控制器完成對1#、2#兩盞彩燈的順序點亮、逆序熄滅控制:初始狀態為兩盞彩燈都熄滅,當按下啟動按鈕時,1#彩燈點亮并保持,經過5秒,2#彩燈也被點亮并保持,又經過5秒,2#彩燈熄滅,再經過5秒,1#彩燈也熄滅,再經過5秒,1#彩燈又點亮并保持……

I/O分配表









通過以上示例,不難得出,采用順序控制設計法進行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及內容如下:
按照工藝特點,將系統的每個工作周期劃分為數個個順序相連的階段,這些階段稱為步,同時,并用編程元件(輔助繼電器R或狀態器S)來代表各步。
使系統由當前步轉入下一步的信號稱為轉換條件。轉換條件可能是外部輸入信號,如按鈕、指令開關、限位開關的接通/斷開等,也可能是PLC內部產生的信號,如定時器、計數器觸點的接通/斷開等,轉換條件也可能是若干個信號的與、或、非邏輯組合。順序控制設計法用轉換條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編程元件,讓它們的狀態按一定的順序變化,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編程元件去控制各輸出繼電器。
功能表圖又稱作狀態轉移圖,它是描述控制系統的控制過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種圖形,也是設計PLC的順序控制程序的有力工具。功能表圖并不涉及所描述的控制功能的具體技術,它是—種通用的技術語言,可以用于進一步設計和不同專業的人員之間進行技術交流。
各個PLC廠家都開發了相應的功能表圖,各國家也都制定了功能表圖的國家標準。
功能表圖主要由步、有向連線、轉換、轉換條件和動作(命令)組成。
根據功能表圖,按某種編程方式寫出梯形圖程序。如果PLC支持功能表圖語言,則可直接使用該功能表圖作為最終程序。
由于篇幅關系,各種方法的特點就不在這里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