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程
101號美國國道是硅谷的動脈,谷歌、臉書、蘋果等引領IT行業的科技巨頭沿著公路一字排開。開車從南到北穿越加州圣塔克拉拉谷,車程大約需要兩小時。
而太平洋的另一邊,順著長深高速—練杭高速—常臺高速,開車從 “云計算產業生態聚集地”杭州云棲小鎮出發、途徑“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地”嘉興烏鎮、到達“物聯網新興產業園”無錫雪浪小鎮,車程同樣需要兩小時。
一方是北美大陸西海岸的狹長山谷,一方是東亞大陸東海岸的下游平原。相隔一萬公里之遠的中美兩國,彼此最頂端的科技生態產業區域,冥冥之中,似乎有著互相呼應的默契。
在烏鎮與云棲小鎮的運營逐漸成熟的基礎上,“長三角地區的新經濟走廊”格局的最終形成,這與2017年秉承“萬物互聯”宗旨,搶占世界物聯網產業發展高地的無錫建設“雪浪小鎮”的舉措是緊密相連的。作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的高地,無錫正越發成為這個走廊的支點。
2018年6月30日,位于太湖之濱的中國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人們帶著對未來制造業發展的困惑與關注,來到了這里,參加了一場主題為“從制造業中來,到制造業中去”的大會。
大會的名字叫“雪浪大會”,取自未來無錫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基地“雪浪小鎮”。但云棲小鎮與雪浪小鎮的雙料投資人陳向明也賦予它一個新的定義。
“云棲小鎮和雪浪小鎮,一個是云,一個是端。代表云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IT技術,需要化雨化雪成海成浪,落地于制造業,滋潤當地經濟。”
這場以制造業為中心的大會吸引了蘇南地區、華東地區乃至全國范圍的業內知名企業的目光。入世之后,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化紅利和政府主導的基建優勢中,迅速崛起。然而,近年來在實業不景氣,資本普遍涌入房地產與金融市場的大環境下,中美貿易摩擦更使得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到了轉型關口。
在這種背景下,行業相關人士都寄希望于新技術給中國制造業帶來變化和轉機,作為物聯網產業集聚地的無錫,自然被賦予眾望。因此,無錫的轉型升級,將是中國制造業的風向標和經驗輸出者。
大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制造業痛點分析報告》使人眼前一亮。針對中國制造業被人詬病的“大而不強”,報告沒有回避,給出充足數據的基礎上,直接點明了無錫制造業與中國制造業升級過程中面臨的幾大痛點—工業設備終端連接率低,數字化程度低;缺乏互通互聯的數據標準;企業信息安全與設備數據安全存在風險。
為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如此重要?為何無錫和雪浪大會依然對制造業“咬定青山不放松”?
按照國際產業分工的一般理論,制造業并非利潤豐厚環節。比如,1992年,臺灣企業家施振榮提出了“微笑曲線”理論。微笑曲線認為,曲線左右兩側的“研發”和“銷售”附加價值高,利潤空間大;而處在曲線中間弧底位置的加工、組裝、制造等,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價值低,利潤微薄。
當年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向所謂的價值鏈高端延伸。由于在很多領域缺乏原創性的技術,企業多半選了走品牌化的道路。通過這條路,不少企業成功崛起,但這條路也并非適合所有的制造業企業。
產業界的另一變革趨勢,顛覆了前路。2004年,日本索尼中村研究所所長中村末廣提出了“武藏曲線”,即和微笑曲線相反的拱形曲線—真正最豐厚的利潤源正是在“制造”上。
從“制造與組裝”出發,制造業環節將有機會在產業鏈上重新獲得議價優勢,然后不斷整合兩端。
制造業升級的核心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相互融合,標準數據化、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去中間渠道化。從“制造與組裝”出發,制造業環節將有機會在產業鏈上重新獲得議價優勢,然后不斷整合兩端,斬獲高額回報和實現產業升級。富士康,美的、格力的成功都說明了這一點。
無錫敏銳地意識到這個新的趨勢,而物聯網產業的基礎也讓這座城市具備了自我跨越和帶動中國制造業整體變革的條件。
轉型壓力之下,才有創新的內生動力。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在雪浪大會上說,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壓力也是無錫制造業面臨的壓力,沖破這個壓力,唯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唯有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在這方面,無錫是有認識、有行動的。”
作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無錫制造業種類齊全,歷史悠久。2017年,無錫制造業貢獻了當地43.3%的GDP。12家制造業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24家企業入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
無錫雪浪數制科技有限公司是雪浪大會的發起企業之一,他的創始人王峰曾在阿里巴巴大數據部門工作,因工作機會來到無錫幾所制造業企業考察,當時即被無錫的制造業基礎與氛圍所打動?!盁o錫的制造業基礎,與政府營造的扶持氛圍在中國是僅有的,中國應該為有無錫而感到幸運?!?/p>
另一方面,則是無錫物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自2009年無錫獲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以來,無錫物聯網產業步入快車道,吸引了眾多新生企業進駐,如今無錫物聯網企業早已超過2000家,形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產業集群。
物聯網企業與傳統制造業空間距離如此之近,自然會迸發出交流的火花。王峰也正是看到了無錫的優勢,同時感受到制造業企業關于物聯網解決方案旺盛的需求,他果斷從阿里辭職,來到雪浪小鎮,創辦了一家專門為當地制造業企業解決問題,提供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工業數據智能解決方案的企業。
和王峰持同樣想法的還有阿里云。阿里云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提供云計算與云服務的數據供應商。創始人兼雪浪小鎮名譽鎮長王堅博士明確指出,在未來80%的數據是由企業產生的,而制造業是企業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誰能及時進入,克服困難,利用互聯網技術幫助企業改造生產線,誰就在未來的數字工業市場份額爭奪中占據主動。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好當?!蓖鯃蕴寡?,但是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技術服務供應商,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挑戰,也是一份不應該推卸的社會責任。阿里云這樣的企業,帶來了諸如銀杏谷投資這樣的優質資本,帶來了頂級的互聯網技術,同時也帶來了優秀的人才?!板X,術,人”齊全,這為當地制造業升級成功加重了砝碼。
制造業產業升級自身需求與市場技術入駐需求,兩者各取所需,而彼此之所以可以順利地融匯交流,基礎則是始終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引導相關資源合理配置的無錫政府所搭建的臺子。
2015年,無錫制定出臺了《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要把無錫建成自主創新體系完備、科技創新驅動、高端產業引領、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
給予政策優惠,積極招商引資,引進高端人才,做好企業服務,舉辦物聯網大會,創立雪浪小鎮……無錫目前已經集聚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高端人才超過3000人、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梢哉f,在短短幾年間,無錫這座城市已在世界物聯網發展史上烙下了鮮明的“太湖印記”。
這些企業集聚在無錫,將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利用,實現產業的全面智慧化升級。最終,將可能在無錫形成一個中國制造業的“大數據中心”或者說工業大數據平臺,對外輸出技術和解決方案,從而推動中國工業物聯網、工廠智能化建設的整體進步。
這種推動,正在成為現實。
在產業升級的浪潮中,率先做出成績的弄潮兒顯得格外顯眼。
無錫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用智能生產線串聯起了輪轂生產人員與十幾道工序。如今的車間里,幾乎看不到幾個工作人員,機器手臂、輪轂生產線“自動”忙碌著,一個個锃亮的鋁合金輪轂被送往生產線終端,不僅減少了人力,還提高了產品精密度。
無錫貝斯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是離散型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樣本。經過自主研發,形成了可廣泛應用于汽車及各類精密零部件大批量自動化、柔性化生產領域的先進生產制造系統,全員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營收增幅、利潤率均超20%。
業界精英正在形成一種共識:作為最大的制造業國家,中國具備哺育任何智能制造技術大變革的市場空間。唯有創新,能夠幫助中國制造找到這場變革大門的鑰匙。
江陰興澄特鋼,在國內鋼鐵行業尚無智能制造樣板的情況下,摸索建設起特鋼智能車間,并于2015年被江蘇省經信委列入第二批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
當然,在工業物聯網化的進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尤其在以自動化設備、批量生產、降低制造成本為導向的“機器換人”上。
比如,自動縫紉機一臺可以替代6個縫紉工,確實提高了產能和節省了人工。但自動縫紉機要求針對不同服裝款式,不同縫制要求,預先制作工裝夾具,還需要人工編程打板,制作縫跡文件。這些額外成本使得自動縫紉機依然最適合的是單一款式大批量生產,而這與服裝行業柔性化生產的整體發展方向還有一定的磨合空間。
因此,“機器換人”的關鍵是如何實現軟件的柔性化、敏捷編程,或自動編程,在這方面,技術的進步依然不可或缺。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而雪浪大會正是企業家、專家和業內精英應對挑戰,尋找機遇的最好平臺。在這里,業界精英正在形成一種共識:作為最大的制造業國家,中國具備哺育任何智能制造技術大變革的市場空間。唯有創新,能夠幫助中國制造找到這場變革大門的鑰匙。
1995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展開他的智慧家居狂想,成為物聯網概念的最早啟蒙之一。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任艾斯頓提出物聯網一詞,指出未來實體物件將與虛擬數據相連接,進行各類控制、識別、計算與服務,從此這詞廣為流傳。
2013年,德國政府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戰略,旨在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的智慧工廠,這一戰略引得各國競相模仿。2015年,中國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以制造業產業升級為核心的《中國制造2025》,中國正式走上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
而如今在2018年7月初,在世界物聯網技術高地無錫,舉辦了一場促進中國制造業與物聯網企業互相交流、直面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大會,未來將會給中國,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呢?
產業變革無限的可能性,將以太湖之畔的無錫作為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