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剛龍 彭汝江 劉愛花
摘要:在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城鎮內澇頻發的境況下,國家大力倡導低影響開發理念,構建與自然相適應的排水系統,透水鋪裝在海綿城市中的透水能力備受關注。本文針對透水鋪裝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常見問題進行探究分析。
Absrt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nd frequent waterlogging in cities and towns, the country vigorously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low-impact development, and builds a drainage system that adapts to nature. The water-permeable ability of permeable pavement in sponge citi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ermeable pavement i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關鍵詞:透水鋪裝;結構層;耐久性;穩定性;景觀效果
Key words: permeable pavement;structural layer;durability;stability;landscape effect
中圖分類號:TU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6-0119-03
0 引言
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標志著我國從一個農業大國邁入一個城市化工業大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群落的快速壯大,人口迅速向城鎮聚攏,原有城市區域迅速擴大,導致當今城市面臨的城市內澇、空氣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原有生物棲息地喪失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在這種形勢下低影響開發(LID)理念開始被人們重視。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海綿城市建設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城市的低影響開發建設凸顯顯著成效。滲透型鋪裝在海綿體城市建設中的功效日益顯著,以下根據透水鋪裝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1 滲透型鋪裝優點
滲透型鋪裝也稱透水鋪裝,工程建設中常用的主要類型主要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及透水磚路面等,根據結構層功能不同分為蓄水型和轉輸型兩大類,因其特有的大空隙、高滲透性等功能,被廣泛用于公園、廣場、停車場、人行道以及車流量和荷載較小的道路。
1.1 有效減小地表徑流
透水鋪裝路面一般由土基、基層、找平層及面層構成,基層一般采用級配碎石或無砂透水混凝土,找平層一般采用水泥砂漿或中粗砂,面層根據景觀效果不同一般采用大空隙的透水磚、透水水泥(或瀝青)混凝土混凝土等材料鋪面。利用其空隙結構將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滲透入土基中,對徑流削減比率在30%~80%,洪峰削減比率在7%~70%。透水鋪裝的高滲透性能有效的降低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以減小暴雨引起的城市內澇問題。
1.2 有效的防止地表徑流對土壤的污染
因人口、車輛及工業在城市的集中度較高,使得路面的地表徑流中含有大量的大氣懸浮物、車輛和工廠排放物及油污等污染物,傳統硬化路面在徑流形成過程中,這些污染物通過排水管道被帶入公共水域或土壤中,對水體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而透水鋪裝路面結構特有的空隙結構能夠吸附部分顆粒物,減少城鎮效應對土壤及水體的污染,相關研究表明:透水性路面對徑流雨水中金屬元素Cu、Pb、Zn、FCa的去除率分別為20%~99%,74%~99%,73%~99%,98%~99%。因此,透水鋪裝能對地表徑流起到良好過濾作用,進而保護城市土壤及水體。
1.3 維持城鎮良好的居住生態環境
傳統城鎮建設以防水為主,阻隔雨水對路面及其結構層的浸蝕,導致原有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在低影響開發理念引導下,建設的透水鋪裝路面在滿足道路一般承載力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透水鋪裝的空隙結構中儲存的水分能夠保持土壤的濕度,加強地上、地下水分及熱量的交換,調節城鎮區域氣候,以緩解城鎮的“熱島效應”,有研究表明透水鋪裝路面比傳統路面溫度低約3~5℃。
2 滲透型鋪裝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透水性能耐久性差
透水鋪裝的面層為多孔材料。首先,在保證滲透性的同時,其面層空隙易被灰塵、砂土、油污及有機物顆粒等堵塞,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透水性逐漸下降。透水瀝青路面實踐發現,透水排水能力在投入使用2年后降低了60%以上,4年后基本喪失透水能力。其次,透水鋪裝面層為開級配的多孔結構,與傳統粗集料支撐-細集料填縫-膠凝材料粘結的連續級配結構相比,承受水平荷載的能力降低,面層更易損壞,長期使用后會出現面層磨損,色澤鮮亮度降低等問題。
2.2 整體結構穩定性差
目前透水鋪裝主要應用于公園、廣場、停車場、人行道等小荷載場所,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基滲透系數遠小于透水基層的滲透系數,在透水鋪裝在飽水情況下,土基與基層接觸面的土壤易達到土壤液限,使土壤呈現流態,造成基層不穩,承載力嚴重下降,主要反映:面層脫空,出現凹凸不平,影響美觀和使用年限。
2.3 景觀效果受限
人行空間作為通行空間的重要功能空間,要求人行空間與立體空間的充分融合,傳統花崗巖石材鋪裝能夠體現厚重、沉穩的公共空間格局,營造典雅、精致的空間氛圍,花崗巖的高硬度性、耐磨性能夠經受高人流量的踩踏,比較適用于能體現厚重歷史底蘊的公眾場合和商務區域。而透水鋪裝面層材料存在空隙大、反光性低、耐磨性差等問題,在立體環境氛圍的塑造上更多體現出的休閑、陽光的氛圍,適用于生態公園、濕地公園、中小學校園等。
3 針對應用過程中問題的討論與分析
3.1 透水性能耐久性討論
首先,針對透水性能下降問題,應在使用過程中加強路面維護,根據相關經驗,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一是用真空吸塵器對透水鋪裝表層孔隙清掃至少4次/年,其恢復效果比較理想而且管理成本與傳統鋪裝相當;二是采用高壓沖洗,能較好的恢復滲透能力;三是采用壓力吹掃的方法。其次,目前透水及不透水鋪裝均采用C30強度等級的面磚,而透水鋪裝面層的多孔特性導致其表面易損壞,可在今后設計和使用過程中適當提高透水面層強度。
3.2 結構層穩定性討論
透水結構層發生局部不均勻沉降主要由于土基飽水失穩造成,在問題分析過程中應主要從結構層透水系數入手,不同結構層透水系數如表1所示。
從表1分析可以看出透水結構層失穩主要原因:土基滲透系數遠小于結構層的滲透系數。土工布垂直滲透系數一般為1×10-5~1×10-3m/s,與砂性土滲透系數接近,因此,建議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在土基與結構層接觸面增設滲透系數與土基相近的土工布,一方面可以讓土基從浸水狀態變為慢滲狀態,以防止土基頂層出現的飽水失穩情況發生;另一面方保證土基受力的整體均衡性,從而達到保持土基穩定的目的。
3.3 景觀效果討論
在需要營造莊嚴、肅穆或典雅、精致的場所,須大量使用花崗巖石材鋪面,透水鋪裝面積不得不減少。試驗表明,透水鋪裝面積在整體硬化面中所占比例不宜小于1/2,當透水鋪裝比例小于1/3時,硬化鋪裝地面對降雨徑流的控制能力會明顯下降。在設計及施工中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結合使用,將傳統豎向滲水方式改為水平轉蓄滲水:
方法一:首先,可增設縫隙式排水溝,溝側壁增加滲水孔;其次,在整體鋪裝中以點式或線式的方式嵌入透水鋪,以達到不影響景觀效果而減小透水鋪裝的目的;第三,花崗巖石材基層采用透水混凝土,保證縫隙式排水溝及透水鋪裝中存儲的水能夠及時在水平方向排開,以達到控制降雨徑流的效果。
方法二:在不影響景觀效果的情況下,每隔一定距離采用縫隙式盲溝實現雨水的入滲,在盲溝末端收集雨水。
4 結束語
自2015年國家首批海綿城市試點至今,海綿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各地政府、企業積極響應,海綿城市對城鎮生態環境改善效果顯著。隨著建設面積不斷增大、使用年限不斷增長,城市的低影響開發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材料技術仍不是很成熟,管理上存在重建設、輕維護等問題。隨著新技術不斷革新、施工經驗的不斷累積,透水鋪裝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亦會愈加成熟。
參考文獻:
[1]李浩.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的國際現象觀察[J].城市規劃學刊,2013(1):43-50.
[2]趙飛,張書函,陳建剛,等.透水鋪裝雨水入滲收集與徑流削減技術研究[J].給水排水,2011,37(S1):254-258.
[3]Ahiablame L M,Engel B A,Chaubey I,Effectiveness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literature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2012,223(7):4253-4273.
[4]劉連新,張偉勤.高原環境建筑材料[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0:110-112.
[5]王華.透水鋪裝在海綿城市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6,42(7):143-144.
[6]韋甦,吳力平,李軍.透水磚應用于海綿城市建議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17,33(12):1-5.
[7]周利睿,耿飛,等.透水鋪裝技術的發展現狀[J].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2016(0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