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現今傳輸領域中,計算機網絡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計算機技術逐漸應用于環境監測中,已經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但是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問題。本文將針對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實踐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期望有效解決在環境監測中的不足與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環境監測;應用實踐;便捷;研究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5-0172-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5.1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In todays transmission field, computer networks occupy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ositi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to environmental testing. It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other relevant content, and expect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ey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 practice; Convenience; Research
現今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大時代,科學技術逐漸發展,網絡技術也隨之得到了發展。環境監測工作中也開始逐漸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1 計算機網絡技術將來發展方向與前景
就目前發展趨勢來看,計算機網絡還在不斷壯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人們不但可以利用遠程技術來實現工作,更可以運用網絡打破生活局限,更好的進行資源分享。
2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環境監測應用中的原則
2.1 規范性原則
規范性原則是一種為使網絡技術更好應用的規則。如果計算機網絡雜亂、毫無邏輯,那么發展將及其緩慢,其本身帶有的某些功能也就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我國相關專家提出,科學、系統的網絡環境更具規范性,正因為具有規范性才使網絡發展迅速,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服務質量。所以,在應用計算機網絡的同時,要確保網絡應用過程中的規范性。計算機網絡在環境監測工作中亦是如此,其目的是防止有不合規范的事情發生。同時,計算機的規范性能夠促進技術人員的安全創新,實現更加先進的技術網絡。
2.2 便捷性的原則
計算機網絡在為環境監測工作服務的同時,也會給計算機的設備帶來一定的損壞,網絡程序工作日漸復雜,機器的損壞程度逐漸增加。在計算機應用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便捷性原則,需要選擇一定的配置和軟件,綜合計算機及網絡性能選擇簡便的使用過程。但簡便并不代表質量差,配置的程度一定要滿足市場,并堅持計算機網絡的便捷。選擇簡便的使用過程可以使計算機的配套更新、維修的問題就得到了改善,資金降低等。
3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
3.1 計算機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范圍
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充分發展,開始逐漸應用于環境監測工作中,這就對計算機技術在其中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標準。比如在環境監測中通過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可以對水體環境、土壤環境及空氣質量等進行細致分析檢測,使監測工作更易進行。
3.2 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使用
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使用主要通過管理軟件、網絡技術等資源。比如環境監測相關部門想要取得較為精確的數據、圖像信息,便利用定位以及遙感技術,從而使員工的工作時間縮短,并且提高了工作的精準度。
4 構成環境監測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信息系統在環境監測中的運用,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分別為基礎數據收集、評估、模擬與分析、規劃與決策支持。具體內容如下:
4.1 基礎數據收集
基礎數據收集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庫,這些數據的處理過程也需要與光導通訊、人造衛星等技術結合使用,從而對全國的環境監測數據進行統計。相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環境監測獲取的數據進行收集及處理工作,從而對污染程度大、蔓延趨勢劇烈的區域進行科學的監測工作。此外,在環境監測中使用計算機技術還可以實現數據自動化處理。通過系統的管理,通過監控、定期預報等計算機程序的設定,使環境監測工作得以良好的進行。
4.2 評估、模擬與分析
在評估、模擬與分析等功能的運用上,要利用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對環境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在輸變電項目中,利用評估模擬與分析對一些環境數據進行處理,比如無線電干擾、電磁輻射等。這兩種應用在實行時要以國家標準為執行依據,對監測數據進行合理利用。
4.3 規劃與決策支持
計算機技術中的另一個功能就是對環境信息進行規劃和決策支持。對基礎環境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收集,并對收集整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對技術風險評估等內容進行有效決策。
5 環境監測系統的不足與解決途徑分析
5.1 環境監測系統的不足
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環境監測中有多方面的功能體現,可是,環境監測系統還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復雜多樣的開發平臺,使得信息缺乏一定的通用性,交流起來存在一定的問題。滯后的信息傳輸技術,使有限的信息資源更加拮據,致使環保部門無法在較小的數據倉庫中滿足自身的需求,遠程監控系統的滯后,使工作人員無法對環境污染源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其次,由于環境污染物的肆意排放,無法對污染指數進行準確的預設。這些問題都是環境監測系統中存在的弊端。
5.2 解決途徑分析
根據上述所指出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具體的解決途徑:
首先,因為我國環境監測系統分布較為復雜,在我國的各個地區都有所涉及,不僅易受干擾,而且需要花費較高的成本。因此,環境監測系統需要應用無線數據傳輸,利用遠距離無線網絡傳輸,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使數據的完整性得到保障,滿足環境監測系統的需求。
其次,利用并行監控處理大量污染源節點。由于環境監測源具有分散性等特性,所以在建立環境監測系統方面比較困難,這就需要解決分散數據高效連續傳輸問題。在監測環境污染源方面,由于監控節點覆蓋率比較高、數量比較多,這樣就需要監控中心與節點之間保持通訊關系,從而及時接收每個節點傳送的數據。確保節點通信正常就需要良好的服務器程序設計模式,這樣才能夠同時處理高密度數據訪問,并且能夠解決大量數據吞吐現象。
最后,利用嵌入式語言的功能進行擴展和自動升級。
6 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使環境監測的質量得到提升,相關部門就要重視在環境監測中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因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積極與世界技術領先國家交流,力求使計算機網絡技術更好的服務人類。
參考文獻
[1]郭宏偉.論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信息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0):30-31.
[2]王博遠,朱維,耿雅琴;計算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9):183-183.
[3]吳忠仁.計算機技術在熱力監測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3,09.
[4]劉勇.計算機在通信系統網管和環境監控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22.
收稿日期:2018-04-23
作者簡介:竇乾(1987-),男,在職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和大氣污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