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邦國 楊靜升 高小宏


摘要 目的:探討131I治療Graves病早發甲減發生的預防與處理對策。方法:收治Graves病患者100例,按照其臨床治療的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標準化131I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優甲樂治療。結果:對照組131I治療3個月與1年后的早發甲減發生率分別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標準化131I治療聯合優甲樂進行Graves病治療,不僅能夠保證患者Graves病治療效果,也能夠有效預防早發甲減。
關鍵詞 131I治療;Graves病;早發甲減;預防
資料與方法
收治行131I治療Craves病患者100例,根據其臨床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39.7±3.4)歲;觀察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齡(39.9±3.5)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意義。
方法:臨床中,對患者進行131I治療時,結合患者甲狀腺重量以及I攝取率、病程等情況綜合分析與計算,給予患者個體化劑量方案的治療,其中治療計量=計劃劑量×甲狀腺重量/24 h攝碘率(%)[1]。在上述治療劑量基礎上,對于有效半衰期<5d的患者,則以計劃劑量×甲狀腺重量/24 h攝碘率(%)×5/有效半衰期進行劑量校正[2]。其中,每克甲狀腺組織的計劃劑量一般2.6-4.4MBp。根據上述方式進行患者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131I治療;觀察組患者在131I治療21d起,開始給予患者25μg/d優甲樂連續性干預治療20 d。對比兩組患者的早發甲減發生率以及甲亢首次治愈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統計顯示,對照組治療3個月與1年后的早發甲減發生率分別為8.0%、18.0%;觀察組分別為4.0%、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首次甲亢治愈率80.0%,對照組82.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表2。
討論 131I治療Graves病的適應證與早發甲減預防:一般情況下,在Graves病治療應用131I治療,主要適用于Graves甲亢患者,對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出現過敏或者是采用藥物治療后出現多次復發、手術治療復發的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可以考慮采用131I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首先,臨床對Graves疾病患者進行131I治療時,應注意在治療開始前停止服用能夠影響患者甲狀腺攝入131I的藥物或者是含I食物等,同時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血、尿檢驗,根據患者情況必要時給予肝功能及心電圖檢查等,以確保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避免患者治療后早發甲減并發癥的發生。其次,131I治療Graves疾病患者中,對131I治療使用劑量進行合理確定,以避免引起患者治療后早發甲減。131I治療Graves病患者時,劑量的選擇是為了實現患者病癥快速控制基礎上,能夠有效減少各種并發癥,即早發甲減的發生。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甲亢首次治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治療1年后早發甲減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131I治療Graves病后發生甲減的處理方法:首先,在進行Graves甲亢治療結束后,結合患者情況,采用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或者是合理的中成藥,在緩解患者病癥反應的同時,避免各種治療后不良反應與并發癥的發生,確保治療效果。其次,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況,及時進行糾正處理。針對治療過程中存在過早性甲減患者,即患者FT4出現輕度降低,同時TSH出現輕度的上升的患者,可以通過早期診斷與替代治療方式來預防,還可以采用小劑量治療,在糾正患者甲減的同時避免甲亢發生。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早發甲減比率明顯較單純131I治療患者低,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最后,針對臨床中131I治療Graves病后早發甲減情況,為避免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臨床多通過控制或減少131I治療使用劑量,來避免患者治療后早發甲減。
總之,131I治療Graves病具有較好的效果,且臨床應用作用優勢明顯,具有積極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竇家慶,莢靜芳.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療后甲狀腺相關抗體的變化及意義[J].安徽醫藥,2015,19(12):2377-2379.
[2]姜靜.Graves病患者131I治療后TRAb變化與早發甲減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18):108-109.
[3]廖洪春.微信在131I治療Graves病早發甲減治療依從性的實踐與效果觀察[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5):47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