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華 阮曉霞
摘要 目的:探討門診輸液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其對策。方法:選擇門診輸液治療患者1 526例,分析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并給出解決對策。結果:共出現101例安全問題,發生率6.62%;安全問題分別為用藥配伍錯誤4例(0.26%),操作不當導致藥液污染5例(0.33%),藥品名稱混亂5例(0.33%),用藥劑量不當14例(0.92%),護理人員短缺3例(0.20%),1次穿刺失敗13例(0.85%),護患溝通不到位3例(0.20%),護理人員查對制度未落實到位12例(0.79%),患者私自離開觀察區域16例(1.05%),出現不良反應后來及時和護理人員溝通6例(0.39%),輸液過程中私自調整滴速20例(1.310)。結論:門診輸液護理中存在諸多安全問題,主要受醫生、護理人員及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醫院需加強對輸液區域的監督與管理,針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而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門診輸液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 門診輸液;安全問題;解決對策
醫院門診中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為靜脈輸液,該方法具有對患者刺激性小、藥物起效快、給藥方便等優勢,利于患者快速康復,維持其水和電解質平衡,在門診急救及日常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2]。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門診進行輸液治療患者1 526例,男774例,女752例;年齡21-70歲,平均(38.52±6.75)歲;疾病類型為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支原體肺炎、頭痛、咳嗽548例,腸炎、腹痛、腹瀉、消化道炎癥435例,心腦血管疾病314例,其他疾病患者229例。
方法:指派專人整理我院門診輸液室的護理工作記錄,并對其進行歸納和總結,再對用藥安全問題、護理安全問題及患者安全問題進行統計,針對發現的安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結果
1526例患者中共出現101例安全問題,發生率6.62%。安全問題具體可歸為以下3類:①用藥安全隱患:用藥配伍錯誤4例(0.26%),操作不當導致藥液污染5例(0.33%),藥品名稱混亂5例(0.33%),用藥劑量不當14例(0.92%)。②護理安全隱患:護理人員短缺3例(0.20%),1次穿刺失敗13例(0.85%),護患溝通不到位3例(0.20%),護理人員查對制度未落實到位12例(0.79%)。③患者安全隱患:患者自私離開觀察區域16例(1.05%),出現不良反應后未及時和護理人員溝通6例(0.39%),輸液過程中私自調整滴速20例(1.31%)。
討論
存在的安全問題:門診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因其見效快、手段直接、操作簡單,成為臨床應用頻率最高的基礎護理技術操作。但由于門診人員流動量大,患者群體比較復雜,疾病類型多樣化,護理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受多種因素影響,門診輸液護理中存在諸多安全問題,加大輸液危險性。本研究中共出現101例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用藥、護理及患者3方面。用藥方面主要存在藥物劑量和醫囑不符、藥物名稱混亂、未正確掌握藥物配伍禁忌、操作不當導致藥液污染等隱患;護理方面主要存在人員配備不足而導致護理人員疲勞工作,巡視工作不到位、不及時,輸液操作功力不扎實導致1次穿刺成功率低,護理人員和患者溝通不到位導致患者情緒激動,出現護患糾紛等隱患;患者方面主要是擅自離開觀察區域、輸液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未及時和護理人員溝通、私自調整滴速等。
原因:①醫生由于工作繁忙且時間緊迫,開具藥物清單時存在開錯藥物概率,也可能因為電腦操作失誤,致使藥物名稱混亂、劑量錯誤等。目前藥物種類繁多,醫生并未仔細研究所有藥物屬性,不能熟練掌握用藥劑量及配伍禁忌。護理人員在配液過程中未仔細核對藥物信息、查看使用說明、識別患者及藥品信息,導致劑量錯誤,輸液藥物和患者病情不符等;另外一些護理人員未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導致藥液污染。②由于門診患者較多,流動量大,護理人員工作量大且繁雜,常導致人員短缺,和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時間比較少,語速過快或自身態度問題等導致護患糾紛;一些護理人員由于穿刺技術水平不到位或受其他外在因素影響,導致1次穿刺成功率低。③由于患者性格、文化程度等存在很大差異,治療依從率高低不一,加之缺乏相關的健康教育,因此常出現不遵醫囑擅自調整輸液滴速、私自離開觀察區域、出現不良反應也不告知護理人員的現象。
解決對策:①醫生需嚴格規范自身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學習、了解藥物相關屬性,掌握其配伍禁忌,不斷提高自身工作嚴謹性,可要求護士對醫生進行提醒與監督;護理人員在使用藥物前要仔細核對醫囑,對藥品名稱、使用劑量、方法及質量等進行檢查,若發現醫生醫囑錯誤或藥師發藥錯誤,及時聯系醫生或藥師;用藥前核對患者姓名,用藥后要密切觀察患者藥物反應;加強新藥及不熟悉藥品知識學習,熟練掌握新藥劑量、用途、使用說明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做好各方面消毒工作。完善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監管力度,發揮監管部門職能,提高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及責任心,以防發生用藥及藥物配伍錯誤。②增加門診輸液護理人員,積極引進護理人才,補充具有高學歷、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并對門診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與帶教,合理分配各小組成員,避免疲勞性工作;加強對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及責任心培養,培養其慎獨精神,時刻以患者為中心,將安全護理放在首位;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主動為其服務,保持熱情、和藹的態度,以減少醫療糾紛;定期進行業務水平培訓,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增加1次穿刺成功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原則,每天安排專人巡視,觀察患者病情,及時更換溶液瓶,排除輸液故障,患者輸液完畢后要及時拔針。③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安全輸液意識水平,告知患者擅自調整滴速、隨意走動或離開觀察區域的危害及可能產生的后果,改正其不當行為;同時叮囑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如出現不良反應或身體感覺不適要及時告知巡視的護理人員[3]。
參考文獻
[1]劉紅.淺談門診輸液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8):7410.
[2]王晶.門診輸液的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7):237-238.
[3]廖玉瓊.基層衛生院門診輸液室的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