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林 谷海龍 于亞輝



[摘要]足球節是國際足聯推廣“草根足球發展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新時期開展校園足球的重要內容。其常規組織形式是以“站”為基本單位,以“技術練習與小比賽”為活動內容。足球節活動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但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考慮場地及設施安全,還要求指導員在教學中能靈活運用規則,根據目標場景的需要對教學組織形式作出調整,保持適宜的教學態度和行為語言。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規避應注意的十個問題,足球節活動才能按照計劃得以順利進行,最大化彰顯校園足球的教育功能。
[關鍵詞]指導員;教學技能與態度;非安全因素;足球節
足球節是校園足球的一項重要內容,能直接反映校園足球的文化底蘊,進而為校園足球普及打下基礎。足球節活動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以下總結了足球節活動應注意的十個問題,供一線足球教師分享和改進。
問題一:不要冷落小組內輪換替補隊員
足球節活動站由互為對立雙方的兩個小隊構成,兩隊人數對等。在具體活動內容上,往往不是全員來參加活動,會出現輪換替補隊員。如在2012年“慶六一”足球節C站5v5小比賽中,由于活動站小隊安排人數為8人,每隊便出現3名輪換替補隊員。活動中,兩隊輪換替補隊員都跑到場區外健身路徑上玩耍,仿佛與自己球隊脫離了關系。作為指導員一定要及時洞察到這種情況,并用手勢或語言示意輪換替補隊員回到小組中,告誡全體隊員:任何一個人都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要盡全力去完成每一次游戲或比賽。如果身體不舒服或傷病要向指導員提出,可以不堅持參加但不能離開團隊。游戲過程中要學會信任同伴并及時鼓勵同伴,為團隊的每一個人加油、鼓勁,學會對集體負責。
問題二:互動中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恰到好處
在“老鷹捉小雞”這個熱身游戲中,指導員扮演“老鷹”或“老母雞”,活動效果截然不同。扮演“老鷹”會對“小雞們”造成更大的威脅,使游戲的激烈程度增大;扮演“老母雞”角色,讓學生扮演“老鷹”,則很難對“小雞們”造成威脅,游戲的激烈程度大大降低。
問題三:與學生建立朋友或伙伴似的關系
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朋友或伙伴似的關系,和學生一起互動效果會更好。指導員示范動作一定要準確到位,利用一些肢體語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圖1中兩位指導員的手勢和動作都極為準確到位,而且和學生一起做示范,效果很好。
與上面指導員和學生的親密互動相比,圖2中的指導員分別站在底線和邊線處,在遠端進行觀察和指揮學生,結果在學生練習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和準確給予指導,影響了練習效果和質量,也沖淡了師生之間的伙伴似的這種關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禁忌指導員的遠程指揮。
問題四:自信、陽光、親和力是重要的態度
態度是足球育人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足球活動中指導員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及精神狀態。指導員要始終保持自信、陽光的正能量形象,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而且充滿激情,保持親和力。同時,指導員也要當好一名觀察家,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選擇合適的角度站位,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將活動站內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狀況盡收眼里。手持活動用器材(如足球、標志盤、標志桶等),隨時對教學行為進行重組,保持
活動的連續性。
問題五:安全放在第一位
對傷病的預防是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要考慮的頭等大事。學生參加任何一項體育活動,安全都要放在第一位。排除場地環境,也要考慮游戲的激烈程度、設備以及人身安全等,預見可能要發生的運動損傷。一定要以人為本,把關心學生的傷痛放在行動上,絕不能僅僅承諾在口頭上。對于沒有醫療條件保障的學校,創造條件也要給予學生醫療救助,不要讓學生因傷病無助對足球活動產生恐懼感,進而失去對足球的興趣。
問題六:團隊意識是足球育人理念的核心
教育學生通過游戲比賽建立團隊合作意識,參與者全力以赴,暫時不能參與者要為他們加油助威,逐漸培養小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無論是在場上還是在場下,隊員們都要相互關心、照顧,共同分享勝利的快樂,共同分擔失敗的痛苦。做到場上信任同伴,場下尊重同伴。
校園足球活動最想達到的育人場景,一是“輕傷不下火線”,以此體現學生的團隊精神,能吃苦耐勞、互相幫助、不怕困難;二是小隊員在隊長的帶領下,整齊禮貌地進入賽場。這是校園足球正能量的體現,指導員要及時為學生的良好表現點贊。
問題七:責任理念的滲透
在游戲或比賽前,教育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避免輕易受傷,學會對自己負責;指導員也要在課前做好各項準備,對學生負責。如圖3活動中,學生們背對陽光、指導員正對陽光的站位選擇很正確,只是由于指導員沒有帶上訓練帽,不方便觀察和指導,說明課前選擇適宜的裝備對于指導員教學很重要。把與教學訓練、游戲無關的物品整齊擺放,是對球隊集體負責的表現,也是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此外,指導員要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補水時的衛生,飲水后不隨便丟棄飲料瓶,保持比賽環境的整潔。
問題八:對場區內非安全因素的預見和有效利用
足球節活動中,除了遇到組織方法及器材上的一些問題之外,有時也會受到場地的限制。場地內的一些非安全因素也會制約方案的實施。在2015年黑河市第五期校園足球指導員培訓班足球節活動中,場地中的一座建筑物(雕像水泥底座)給活動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幾番討論后,實施小組沒有避開建筑物去調整活動區域,而是從利用的角度去考慮,將原先設置的小場地比賽調整為集體踢球射門比準練習,將建筑物設計成足球墻,將不安全因素利用得淋漓盡致,也提升了指導員的實踐綜合能力。
問題九:重視鄉土教學資源的開發
在足球節活動中適當制作一些鄉土器材,既可以解決器材的不足,又可以增加鄉土文化氣息。在夏季,可以用綠色飲料瓶(里面裝80%的水)當作游戲“踢球比準”的球門柱和運球練習的標志桶,將操場上一字型排列的幾顆老楊樹當做親子游戲跑的折返標志桿。在冬季,結合北方天然冰雪資源,將雪洞、雪山、雪球、雪爬犁有機植入到草根足球游戲中,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通過對鄉土教學資源的有效開發,使更多大自然元素走進學生的生活,既開發了智力,增強了創造力和想象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加強了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問題十:社區資源補齊足球師資短板
足球節不是一堂訓練課,它需要一個師資團隊合作來完成。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強大的足球師資卻是一個難題。為此,可以找社區的業余足球隊,聘請球隊隊員擔任足球節指導員,學校場地設施無償提供球隊使用,同時,利用足球教學現場會、足球教師技能培訓班的機會,利用團隊的力量有針對性地組織足球節活動,使足球節的種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
以上是組織足球節活動中,指導員應注意的十個問題。只要我們從學校的實情出發,認真總結和積累,足球節活動就能科學、安全、有效地實施,進而發揮它獨有的育人功能,加快校園足球普及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李春滿.校園足球游戲指南(實用教學方法200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7.
[2]中國足球協會.中國青少年兒童足球訓練大綱[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3]劉國江,尹懷榮.“1316”—足球成功有路[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