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中學教師在高級教師資格評審公示期間受到質疑。該教師曾于2015年在醫院與醫生發生肢體沖突,網友對其師德提出非議。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12日作出回應,認為該教師目前不存在師德問題。(1月13日 新華網)
【點評】師德底線當然要守住,但如何評價師德,還需完善評價體系,哪些情形適用“一票否決”,哪些情形可以適當寬容,都應有科學的評價標準。如果職稱考評片面迎合輿論,對教師個體而言有失公允。當然,公眾關注師德問題,是對教師這一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當前師德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對某些曾因道德問題引發爭議的教師,在職稱、獎勵評審過程中,可以臨時組建考評小組,對當事教師的師德水平進行科學全面的評估。
近日,四川南充順慶區某小學五年級期末數學試卷有一道這樣的題:一艘船上有26只綿羊和10只山羊,船上船長幾歲?”這道數學試題在眾多網友的微信朋友圈瘋傳,大家紛紛表示題目“讓人腦洞大開”,不知如何作答。(1月27日 《成都商報》)
【點評】新聞中的題目其實是一道很好的開放性試題,不設標準答案,給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學生能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對現實生活的認知進行答題。因此,這樣一道考題并不怪異,其之所以引發質疑,重要原因在于公眾受傳統考試模式影響,認為考試必須有“標準”“統一”答案。由此可見,推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遠。
近日,安徽合肥發生了引發輿論關注的高鐵“扒門事件”。經有關部門調查,“扒門事件”的肇事者是一名小學語文女教師,她受到了2 000元罰款和停職處理。就在這起事件基本平息之際,青島電視臺一位主持人在播報這一事件時,因說出了“如果扒車的是體育老師就不違和”這樣公然歧視體育教師的話語,再度引起極大爭議。(1月15日 《中國青年報》)
【點評】 “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想要諷刺某些人的語文、數學水平較低,許多人會用這樣的句式。這其實是對體育教師的歧視。正因長期以來社會公眾對體育教師存有歧視心理,才導致該新聞中的主持人脫口說出歧視話語。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學校要平等重視體育學科建設,在培訓、教研、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讓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享有同等的機會。
1月3日,新年的第一場雪不約而至,洋洋灑灑的雪花裝點了整個淮安大地。雪天最開心的是誰?當然是孩子們!面對這場大雪,看著課堂里心不在焉的學生,江蘇淮安市白鷺湖中學的老師們很瘋狂:扔掉粉筆,帶著學生到操場上打雪仗。(1月5日 《揚子晚報》)
【點評】好的教育在于抓住有利時機,讓受教育對象在恰當的情境中獲得知識的積累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正如新聞中提到的學校老師,上課時碰到初雪驟至,學生注意力突然轉移,在此情形下,與其苦口婆心教育學生要認真聽課,不如成全學生的玩興,讓他們親近自然,獲得生活體驗,及至學生盡興后回歸課堂,學習效率肯定能有所提升。如此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近年來,各地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刺激了社會的敏感神經。如何預防在園幼兒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湖南省擬立法規定,幼兒園的視頻監控系統應當覆蓋幼兒活動室、寢室、衛生間、保健室、綜合活動室、戶外活動場所等區域,并向幼兒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開放。(1月18日 新華網)
【點評】開放幼兒園視頻監控,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虐童”事件發生,但讓幼兒園教師隨時處于監控之下,極可能會對日常教學帶來負面影響。視頻監控,充其量只是規范幼兒教師保教行為的一種輔助手段,并不能從根源上防止個別教師做出“虐童”行為。提高幼教準入門檻、注重教師心理疏導、營造良好的家校關系等,才是有效預防“虐童”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