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
下了晚自習,教室外的走廊上,班主任擰著眉頭死死地盯著我,語氣里滿是苦惱和不解:“我看你平時很努力啊,怎么理綜成績還是這么差?”
不是沒有提升,也不是一般,而是“差”。我低頭盯著鞋尖,沒有說話。深冬的夜很冷,吹在臉上的風帶著刺骨的冰涼,讓我即便把自己裹在厚重的棉衣里依然忍不住微微顫抖。
半響,班主任長嘆一聲:“我看你文科學得都挺好的,多花些時間在它們上面,理綜就別管了,用長處補短處,考個普通的二本或許還有點兒希望。”
借著路旁稀疏的燈光回到家,母親正撐著一只手靠在沙發上假寐。聽到我開門的聲音,她連忙起身走進廚房,過了一會兒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吃點兒東西暖暖胃,別學太晚了,身體也很重要。”
我看著她浮腫的眼睛和鬢角的白發,強忍住心底突然涌上來的壓抑和難受,點點頭便回了屋。可房門一關,我的眼淚就不受控制地掉了下來。班主任的話語在耳邊回蕩,好像一塊大石頭,堵住了我追逐曙光的路。
月光像被蒙上了一層薄霜,照在窗臺上顯得清冷又寂寞。心底有一個聲音在叫囂著:我不甘心!難道我此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的嗎?還沒有到最后一刻,誰勝誰負還未見分曉,我怎么能退縮放棄?
熊熊之火自心底燃燒,我用手背抹去臉上的淚,感覺心中充斥著從未有過的堅定。
我全面修改了自己的學習計劃,不再盲目地做題,而是把以前考過的試卷全部翻出來,找出弱點一個個有條不紊地攻克。不再把精力都放在理綜上,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背單詞、看作文。也不再一個人悶聲不響地坐上一天,而是找同學互相交流解題技巧,偶爾也和周圍的人聊會兒天來釋放壓力。我每天在天色微亮時疾步走進教室,晚上獨自踏著星輝和月光回家,卻一點兒也不覺得累。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努力,比什么都重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抵達心之所向,每一天都元氣滿滿。
時間在一張張試卷上劃過,黑板上方的倒計時一日比一日鮮紅刺目。仿佛已經期待了很久一般,高考如約而至。所有難挨的時光都被定格進18歲的天空,而所有在暗夜滑落的淚水和汗水都將成為最好的紀念。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問自己,高考對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是一段青春中背負的期許,還是籠統的夢想的代名詞?沒有人告訴我答案。但當如今的我站在時光彼岸回顧那段歲月的時候,才突然明白,它其實是一場不為任何人、只單純為自己的修行。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至少會有這么一段時光,站在周圍人的否定聲里,感覺自己孤立無援。可是即便怕自己摔落,雛鷹依然要克服心里的恐懼站上懸崖跳落下去,只有學會飛行,才能換取新生。因為如果放棄,就真的沒有了希望,而繼續堅持,可能在下一個路口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契機。
在砥礪前行的歲月里,我們一定能收獲豐盈的自己。黎明破曉前的黑暗固然可怕,但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我們終將迎來曙光,在天亮起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