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力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現代籃球運動具有集體配合性、激烈對抗性、攻守轉換快等特點。集高、壯、強、快、巧于一身的運動員大量涌現,籃球運動員在場上需要通過各種技戰術實現得分及在規則的允許范圍內抑制對手的發揮。而急停跳投則是一種常見的投籃技術,它是集急停、變向、跳躍為一體的籃球專項動作,具有突然性強、出球點高和不易防守的優點,成為籃球場上常見的得分手段。不僅如此,由于激烈的對抗性及攻守轉換快的特點,籃球運動員不僅要具有嫻熟、扎實的技戰術還要具有過硬的身體素質,而核心力量則在籃球運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核心力量就是核心穩定性的具體表現,關于核心力量區域國內外的眾多學者的解釋都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還是一致的,核心力量區域便是指由軀干和髖關節周圍肌肉所構成。籃球運動中,運動員機體時刻處于應激狀態,運動員需要對各種情況做出迅速的反應,而核心力量在其中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核心力量對完成籃球動作、對專項籃球力量、對個體利用效率以及預防運動損傷都具有重要作用。
1.1 核心與核心力量
現在國內外關于核心力量的概念各有不同,國外的一些學者和專家則是以身體的重心來界定的,以位于腹部、背部及腰部一些較大的肌肉來定義,包括腹肌及豎脊肌等一些大的肌肉群;還有一些國外專家和學者是從脊柱的方面去看待核心力量問題,將其髖關節到腰椎部位的肌肉群為核心力量區域。國內的專家和學者認為,核心是由腰部、骨盆、髖關節所形成的一個整體,所包括的肌肉群有背部、腹部和構成骨盆的所有肌肉群。
國外很多學者對核心力量以及核心力量訓練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其中,Ian Hasegawa 將核心力量訓練定義為對身體核心區肌肉的訓練,即通過對核心區肌肉的訓練進而促進核心力量的提高。在此基礎上,Ian Hasegawa 對核心力量訓練相關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他指出,核心力量訓練其目的在提升核心區肌肉力量的基礎上,還需要提高機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核心力量是一種穩定身體核心部位、掌握重心的轉移傳遞四肢力量為主要目的的力量。國內的專家認為,核心力量是在神經的支配下收縮人體核心區域肌肉群所產生的力。根據以上所述,本文根據研究目的將核心力量界定為:核心力量是一種能夠維持身體平衡和穩定性及傳遞四肢的力量提高人體對能量的利用效率的力量,所包括的肌群有背部、腹部、腰部及構成骨盆的所有肌群。還有專家認為核心力量是在神經的支配下收縮人體核心區域肌肉群所產生的力。
2.1 核心力量訓練使核心區域肌肉橫截面積增大。肌肉的橫截面積是影響肌肉力量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力量訓練引起肌肉力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肌纖維的橫截面積的增加引起的。
2.2 力量訓練使運動單位的募集數量增多。運動單位的募集也稱運動單位的動員。肌肉工作時產生的力量的大小與參與工作的肌纖維的數量成正比,即肌肉工作室肌纖維參與的數量越多,則產生的力量越大。2.3 力量訓練使運動單位激活的同步性提高。低強度訓練下,運動單位激活的同步性較弱。在較高的運動負荷訓練下肌纖維能表現出較高的同步性。力量訓練能夠提高運動單位工作的同步性。
2.4 肌肉工作的協調性增加。肌肉的協調性是指肌肉內和肌肉間工作任務的轉一性,適度的力量訓練能夠有效提升肌肉工作的協調性。
2.5 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提升。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是指通過協調各肌肉群活動、提高中樞神經興奮程度、增加肌肉同步興奮收縮的運動單位數量來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即中樞神經的興奮程度對提高肌肉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克服最大負荷甚至超過最大負荷的訓練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3.1 核心力量訓練使運動員的急停跳投協調性提高。急停跳投需要將上下肢很好的銜接起來,同時需要運動員在空中保持核心力量的提升,能夠更加有效地將上下肢銜接在一起,從而使急停跳投技術各個環節銜接更加緊密。
3.2 核心力量訓練使運動員急停跳投的穩定性提高。急停跳投要求運動員對身體有較強的控制能力,需要運動員在滯空的同時努力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核心力量訓練能夠有效的提高核心穩定性同時能夠增加對身體各部分的控制,為運動員的投籃的穩定性提供保障,還能使運動員四肢完成流暢精確的技術動作。
3.3 核心力量訓練使急停跳投的出手速度提高。急停跳投技術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突然性強,核心力量增加時下肢力量就會快速的傳遞至上肢,同時使運動員自己對急停跳投這一技術產生快速的應答反應,促使其快速地完成技術動作,進而在防守隊員還沒反應過來時就完成出手。
3.4 核心力量訓練能夠提高身體控制能力。核心力量的提高能夠使運動員在空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使其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和投籃姿勢,從而避免因核心力量不足,使技術動作變形或出現多余動作。
4.1 將核心力量訓練列入訓練計劃。筆者建議在日常的訓練中將核心力量訓練列入訓練計劃之中,如在每次訓練之后增加幾組核心力量訓練,以提高籃球專項學生的急停跳投技術。
4.2 增加學生對核心力量與急停跳投的認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是支撐運動技術的基礎,急停跳投技術又是一項重要的籃球技術,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應當給學生灌注這樣一種思想,可以通過給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加以教師自己的體會,引起學生對核心力量訓練及急停跳投技術的重視。
4.3 采用傳統力量訓練方法與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傳統力量訓練方法主要訓練的是身體的大肌肉群,如負重深蹲。核心力量訓練方法能夠有效地刺激核心區域肌肉深層的小肌肉群,進而增加身體的穩定性。2種訓練方法各有所長,在訓練的過程中結合兩者的優點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尋動員的身體素質。
4.4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科學安排訓練負荷。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是存在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對學生的技能與體能進行測試,記錄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盡量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安排適量的運動負荷,訓練負荷應由弱到強逐漸遞加。
4.5 加強對急停跳投各個環節的訓練,然后再進行整體銜接練習。急停跳投由制動起跳階段、騰空出手階段和落地緩沖3個階段組成,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重點與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分階段地去教學,學生也應先對每個階段進行練習,熟練之后再進行銜接練習。
4.6 根據每個階段的特點安排訓練的內容、方法和強度。急停投籃技術練習分為3個階段,每個時期任務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根據每個階段的特點安排訓練的內容、方法和強度。例如,在起跳階段,則主要練習腿部、膝蓋及踝關節肌肉力量,以加強制動起跳力量;騰空出手階段則主要練習腰腹部肌肉力量,增加滯空與身體的平衡能力;落地緩沖階段則訓練踝關節與膝蓋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