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芳
【關鍵詞】 初中生;英語教學;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067—01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英語作為當今世界通用國際語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使語言學習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的過程,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可見,在英語教學中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的關鍵。筆者借此談幾點自己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的認識與思考。
一、轉變觀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在二十一世紀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與之前傳統灌輸、單一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區別。作為初中英教師我們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轉變教學觀念,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理念,努力在課堂上做到講練結合,與學生互動,體現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就要及時轉變觀念,適應自己新的合作者、協調者、輔助者的角色,用先進的理念,根據課堂需要,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能在長久的教學中,有意無意地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得到提高,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保障。
二、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中我們總是聽到有些教師或者家長在說某一個學生或者自己的孩子時說,“不是他學不懂,是根本不想學。”不想學,就證明學生對某一學科沒有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了激發學生對初中英語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采用一些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產生主動學習英語的欲望。比如,激勵法、評價法、游戲法、懸念法、趣味性等等。當然,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采用有趣、新穎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學習時有強烈的代入感,融入課堂學習氛圍,走進學習內容,輕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三、注意聽力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在傳統“啞巴”英語學習中,學生對學好英語沒有信心,對運用英語更是沒有信心。所以,為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行為,教師就可以從聽力入手,培養學生的自信。因為聽說、聽寫的訓練,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1. 大量進行聽說訓練。英語的聽力訓練,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因為只有擁有聽的能力,學生才能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再加工,也才能提高學生說的能力,表達能力,在說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聽的能力,聽與說互相促進,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2. 有意訓練聽寫能力。在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之后,就要有意識地安排聽寫訓練,比如一些音相近的單詞,含有同化、強弱讀、連讀、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聽寫含有人名、數字、地名、年齡、尺碼的對話和短文等內容,提高學生的識記能力和聽寫能力。
3. 注重聽讀訓練。在上新課時,讓學生在聽完一兩遍教師的示范讀后,讓學生模仿跟讀。如在教apple之后, 老師先自問自答:Whats this?It s an apple. Is this your apple?No,its my apple. My apple is red. 然后再問學生: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聽到這樣的提問,肯定會結合剛才的學習內容,回答:Its an apple.這樣學生不但因為聽來的單詞、句子感覺新鮮記得牢,而且他們還會認真琢磨句子的重讀、弱讀、失爆等規則,掌握一些朗讀技巧,培養學生的語感和閱讀能力,這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四、體現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體現,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才能達到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互動交流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新課標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讓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合作關系,實現自由開放,富有情境和趣味,更加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總之,英語作為初中生必修的一門語言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英語自身的特點,了解新時代學生學習的需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