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關鍵詞】 中學生;課外閱讀;觀念;指引;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104—01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中學生要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就一定要加強課外閱讀。但是,盲目閱讀功效甚微,這就需要教師做有效的課外指導,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入手,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素質,使得課外閱讀逐漸走向有序和高效。
一、轉變觀念,明白閱讀的價值
現在,很多學生對閱讀存有誤解,他們認為課外閱讀枯燥沒意思,再加上各科繁重的作業和考試的壓力致使他們無暇閱讀,也不愿閱讀。針對這種現狀,首先要讓學生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如可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讓學生明白“書籍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不閱讀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不閱讀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其次,讓學生明白閱讀可以增長學問,拓展思路,促進個人進步,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閱讀可以消除寂寞,凈化心靈,可以改變我們人生的終點。樹立閱讀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二、正確指引,提高閱讀的品味
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浩如煙海,但中學生的學業負擔重,時間精力又都有限,因此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是培養他們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品位的必要途徑。對中學生來說,應著重給他們推薦名家名篇,比如《林清玄散文》,其中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蘊含著感人的力量。還應該將《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作為中學生課外必讀書目,而將除此之外的與語文課文有關的中外名著或優秀作品作為選讀書目。比如,泰戈爾的《飛鳥集》這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另外,還應推薦自然科學類書籍,比如比爾·布萊森寫的《萬物簡史》,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現代科學發展史寫得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讀這類書籍可使學生閱讀的視野更加開闊。
三、科學指導,閱讀方法要得當
1. 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就中學生閱讀現狀來說是不容樂觀的,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極為有限,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有限的閱讀時間,顯得尤為重要。讀什么書,什么時間讀;零碎的時間讀什么,整塊的時間讀什么;文學名著什么時間讀,報刊雜志什么時間讀,要有長計劃、短安排。制定長計劃,是為了有一個長遠的目標;短安排,是為了適應可能隨時變化的情況。有了閱讀計劃,就能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2. 引導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過程中,對于一些書本中的好詞佳句,可讓學生在書中進行圈點,記誦。也可教學生做讀書筆記,筆記可以分列目錄,比如“書中主要人物”、“書中的精妙詞匯”、“書中的優美詞段”、“書中的主要觀點”、“我為本書書寫推薦語”等目錄的摘抄整理過程能使學生在閱讀積累的同時,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對于學生的讀書筆記教師要定期簽閱評價,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傳閱點評、借鑒學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積累運用能力,又鍛煉了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
3. 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交流。筆者采用了下面幾種交流形式:第一,就同一本書不同感悟的交流。比如,讀了《紅樓夢》可以讓他們交流對書中不同人物或者相同人物的認識、見解,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中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又增長了他們的收獲,同時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第二,分享對不同書籍內容的見解和看法。比如,將自己新近讀的書籍介紹給其他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收獲。交流時可以是個人發言,可以分小組討論,也可以組織讀書演講比賽……總之,要讓學生主體唱主角,自在地、愉悅地表達讀書心得與體會。
總之,中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靠一時的熱情就可取得效果的,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努力,通過長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下去,學生綜合的語文素質才能得到提高。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