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堯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當今中國體育正處于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重要歷史時期,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是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近年來,中國男排各支國字號隊伍都表現不佳,亞少賽、亞青賽、亞運會和世錦賽屢屢創造尷尬的成績,同時暴露出精神面貌不佳、團隊意識不足、祖國榮譽感不強等問題。中國排球人才的搖籃在基層,競技排球的發展要一手抓國家隊建設,一手抓梯隊建設、人才培養。目前國內隊伍訓練(尤其男排)出現了重視比賽,無視基本功訓練的情況,導致排球項目發展后勁不足。
《中國青少年排球教學訓練大綱》是我國青少年排球教學和訓練的指導性文件,其設置的身體素質測試項目及評分標準是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進行排球教學和訓練的重要依據,對提高我國青少年排球后備人才的水平起著宏觀指導作用 ,因此科學合理地設置評分標準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評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據“2018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訓練營”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數據,運用正態檢驗等研究方法,對2012年版的《中國青少年排球教學訓練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的評分標準進行驗證,來系統探討《大綱》中身體素質評分標準的合理性。
2018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辦、濰坊市體育運動學校承辦的“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共計264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測試數據。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2012版《大綱》,并檢索中國知網上關于評分標準合理性的相關文獻資料以及查閱有關專著書籍,為本研究提供了充實的理論依據。1.2.2 測試法 按照《大綱》和中國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指定的4項身體素質指標(30m跑、半“米”字移動、立定跳遠、助跑摸高)由全國各地專家組成專家團隊統一進行測試,并按《大綱》評分標準進行評價。
1.2.3 數理統計法 依據“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素質的測試數據,運用SPSS 21.0對運動員測試數據進行相關的數理統計處理,并進行正態性檢驗。采用標準百分法、離差法,運用Excel對半米字移動評分標準重建。
1.2.4 邏輯分析法 依據正態性檢驗結果,分析《大綱》評分標準的合理性問題。
采用2018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男子青少年的4項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成績,按《大綱》評分標準進行成績評定、運用Excel軟件,對男子青少年 (12~ 15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和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得到,(1)助跑摸高、立定跳遠、30m跑、半“米”字移動4項指標的成績和得分在12~15歲年齡段隨著男子青少年運動員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其中助跑摸高指標得分增長的幅度最小,立定跳遠指標次之,而30m跑和半“米”字移動2項指標得分增長的幅度很大,這符合男子青少年運動員在該年齡段生長發育的特點。(2)30m跑和半“米”字移動2項指標的平均成績在14歲年齡段和15歲年齡段很接近(由于保留2位小數,故看上去成績一樣),但得分能看出明顯差異,說明《大綱》評分標準的評分分值設置細致,有區分度。
采用2018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男子青少年的4項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成績,按《大綱》評分標準進行成績評定、運用SPSS21軟件,對男子青少年 (12~ 15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和得分進行正態性檢驗:(1)助跑摸高、立定跳遠、30m跑3項身體素質指標在男子青少年12~15歲年齡段中的成績和得分均表現為正態性,說明《大綱》中該3項指標評分標準在該年齡段設置科學合理,與2004版大綱中各項指標評分標準均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問題相比 ,2012版《大綱》系統完善了訓練的內容與考核體系,更新了考核內容評分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半“米”字移動這項指標僅在12歲年齡段中成績和得分均表現為正態性,在13~15歲年齡段中成績表現為正態性,而得分表現為非正態性,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偏態分布愈加明顯,說明《大綱》中半“米”字移動指標的評分標準設置不合理,導致得分表現為非正態性。且在12歲年齡段中,半“米”米字移動指標的成績和得分均表現為正態性,可能是由于12歲年齡段運動員的樣本量少,沒能準確表現出該指標的得分在《大綱》評分標準下在該年齡段應有的規律。成績輸入SPSS 21.0進行正態檢驗,80名運動員半“米”字移動指標的成績表現為正態,可以采用離差法。因此,將半“米”字移動測試成績分別輸入Excel進行統計分析。由表1可知,=16.911 8,s=1.099 25,計算評分范圍(±3s)、評分間距[△S =(±3s)/100]。

將平均數定在50分上、以△s為評分間距向上累加1-50△s(51-100分,)向下遞減1-50△s(49-1分),計算出每個分數相對應的成績。列入表中,即成中國男子青少年U16年齡組半米字移動成績評分標準。如表1。
2.3.3 修正標準檢驗 將2018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共計243名運動員的半“米”字移動成績按修正的評分標準重新賦值,運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243名運動員的半“米”字移動成績經過修正后的評分標準重新給分后,其得分經過正態檢驗,各年齡段均表現為正態性,說明該評分標準對男子青少年U16年齡組半“米”字移動成績具有有效性、合理性。
2.3.1 構建方法 采用標準百分法,實際上是采用離差法,以平均數()為基準值,以標準差(s)離散距,確定評分范圍、評分分制以及評分間距,制作評分標準。該評分標準沿用《大綱》中評分分制100分。
2.3.2 構建步驟 以2018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共計243名運動員(從12歲、13歲、14歲、15歲4個年齡段中分別隨機抽取20名運動員為代表,共80名)為對象。首先將243名運動員按年齡段編號,以Excel生成隨機數字的形式,抽取每一年齡段隨機數字排在前20的運動員,并將這80名運動員半“米”字移動指標的
《大綱》經過多年的修訂與完善,助跑摸高、立定跳遠、30m跑3項身體素質指標評分標準在男子青少年12~15歲年齡段設置科學合理,而半“米”字移動指標在男子青少年12~15歲年齡段設置不合理,導致得分表現為非正態性。
現有的《大綱》中男子青少年U16組身體素質測試指標半米字移動的評價標準經不適宜用來對現代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評分。此項指標的評分標準可以進行修改或重新制定。

表1 中國男子青少年U16組半米字移動成績評分標準修正表
現代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的發展正呈現更快、更強的趨勢,其他測試指標的評分標準也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生變化。因此,適時完善《大綱》的內容與考核體系,總結項目的培養規律是必要的,不久的將來或若干年后,《大綱》的內容將更為全面、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