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玲
(陜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陜西 楊凌 712100)
在里約奧運會中國以38金、27銀、23銅共88枚獎牌位居獎牌榜次席,彰顯出世界競技體育強國風范。然而,中國賽艇僅獲1枚銀牌,與北京奧運會相比成績出現較大的滑坡,不盡如人意。為此本文以里約奧運會及2017年和2018年世界賽艇錦標賽各個比賽項目獎牌和計分為研究對象,并結合世界賽艇項目的發展歷史來分析出當今世界賽艇的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向,以期為我國賽艇項目能在今后的世界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作用。
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2017年世界賽艇錦標賽、2018年世界賽艇錦標賽各單項前3名成績。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百度網站和國際賽艇聯合會官方網站上搜索到里約奧運會、2017世界賽艇錦標賽、2018世界賽艇錦標賽前3名賽艇及相關信息進行整理。1.2.2 數理統計法 利用數理統計法對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2017年世界賽艇錦標賽、2018年世界賽艇錦標賽前3名賽艇進行處理,按照研究需要繪制出多種表格。
賽艇運動起源于歐洲國家英國,是奧運會中最傳統的比賽項目,1896年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76年女子賽艇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1996年由于國際賽艇協會改變比賽規則,重新設置了比賽項目,其中男子項目分為單人雙槳、雙人雙槳、四人雙槳、四人單槳等8個項目,女子項目分別為單人雙槳、雙人雙槳、四人雙槳、八人單槳有舵手等6個比賽項目。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共有來自世界248名運動員參加14個項目的比賽獎牌的爭奪,世界賽艇頭號強國——德國,斬獲了3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共6枚獎牌,名列獎牌榜之首;老牌勁旅英國和澳洲國家新西蘭可謂并駕齊驅,分獲2金、1銀、1銅和2金、1銀,位列二三位;澳大利亞、荷蘭、克羅地亞、波蘭、法國等歐美國家分獲1枚金牌和數枚獎牌,排位4~10位,躋身金牌國家行列。其中,丹麥、拉脫維亞、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家獲得1枚銀牌,同樣躋身在銀牌國家隊伍中;在獲得銅牌的6個國家中,意大利、中國、挪威各獲得2枚銅牌,較其他國家實力略強,而相對金牌和銀牌國家來說,實力差距較大;而歐洲3個國家捷克、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各獲1枚銅牌,處于獎牌榜墊底之位。(表1)
世界各國在賽艇項目中獲得的獎牌和積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德國憑借3金、2銀、1銅的成績保持著賽艇項目的霸主地位,以47分的強大優勢力壓各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以31分和25分列二三位;澳大利亞和荷蘭緊隨其后,分別獲得23分和22分的成績。而積分超過10分的前14名的國家中歐洲國家依然占據多數,像德國、英國、荷蘭、波蘭、法國、丹麥等老牌歐洲強國,其中亞洲國家僅有中國躋身10分行列;而積分在后幾位的國家中歐洲國家仍然占多個名額,像愛爾蘭、捷克、克羅地亞等國,這進一步說明世界賽艇獎牌的競爭依舊在歐洲國家中展開。其中,德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的實力超強,處于第一集團軍;克羅地亞、波蘭、法國、美國等四4國實力稍遜,處于第二集團軍;丹麥、拉脫維亞、中國、意大利等一些積分高于10分的國家處于第三集團軍;而低于10分且沒有獲得金牌和銀牌的國家處于第四集團軍。(表2)

表1 2016年里約奧運會賽艇項目獎牌榜 枚

表2 里約奧運會賽艇項目各國積分與排名情況(前10名)

表3 2017年世錦賽賽艇項目獎牌榜(前15名)
世界賽艇錦標賽的 僅次于奧運會的國際性賽事,其獎牌競爭也是異常激烈,更是展示各國賽艇實力的一次盛會,同時也是檢驗階段性訓練效果的一個過程。
2017年世界賽艇錦標賽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布雷登頓舉行,有來自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的398名運動員角逐14個比賽項目的獎牌。在此次比賽中,意大利、新西蘭、澳大利亞分獲3金、3銀、3銅,3金、2銀、3銅和3金2銀、1銅,該3個在金牌和獎牌數量上差距較小,位居前3名;歐洲4國法國、愛爾蘭、荷蘭、羅馬尼亞各獲得2枚金牌和數枚獎牌,位居4~7位;此外,歐洲其他國家,像英國、德國、挪威、捷克等國和美洲國家巴西以及非洲國家南非都斬獲1枚金牌,展現出一定的競技實力。另外,在獲得銀牌的8個國家中,美國獲得4銀、2銅,盡管未獲金牌,但在獎牌數量上已遠遠超過其他金牌國家,實力不容小覷;而在獲得銅牌的4個國家中,中國僅收獲2枚銅牌,相比金牌國家和銀牌國家來說,在獎牌數量和含金量上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從獎牌榜上看,不論的獲得金牌的國家、銀牌國家還是銅牌國家,歐洲國家仍占據較大數額和比例,說明亞非兩大洲國家賽艇項目的整體實力較弱,歐美國家占據較強的競爭實力。(表3、表4)
2018年9月8日,第28屆世界賽艇錦標賽在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開幕,來自中國、德國、俄羅斯、南非、美國、英國、尼日利亞、阿根廷等6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多名賽艇運動員參與各項目獎牌的爭奪。在本屆世錦賽中,意大利依舊展示出強大的實力,以3金、4銀、1銅的成績位居獎牌榜首位。美國在本屆世錦賽中,一發沖天,以3金、3銀、4銅共10枚獎牌的優異成績位居次席,盡管位列第2位,但從獎牌數量上看已經超越了意大利,實力可謂大增。歐洲老牌賽艇強國德國和法國依舊砍下3金、1銀、1銅和3金、3銅的好成績,其中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愛爾蘭4國也收獲了較多的金牌和獎牌,波蘭、英國、巴西、中國等都有金牌進賬,同時還獲得幾枚獎牌。在獲得銀牌的國家中,新西蘭可謂一敗涂地,僅獲2銀、1銅,相比上屆世錦賽的3金、2銀、3銅來說,實力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此外,俄羅斯、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僅獲得為數不多的獎牌。

表4 2018年世錦賽賽艇項目獎牌榜(前15名)
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各國賽艇項目中的實力,對各國獲得的金、銀、銅牌數量進行統計,按照國際賽聯(FISA)推行的積分制進行實力劃分。其中,歐洲強國意大利以127分雄踞世界榜首,美國積112分名列次席,排在第3~6位的分別是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4國的積分都超過了70分;在積分超過30分的國家依然是歐洲國家居多,如瑞士、烏克蘭、俄羅斯、波蘭、荷蘭等國;而亞洲的中國、中美洲的巴西以及部分實力不強的國家排在積分榜后面,積分數量較少。(表5)

表5 2屆世錦賽賽艇項目各國積分與排名情況(前10名)
根據各國在巴西奧運會和兩屆世錦賽中獲得的獎牌分布、積分與排名情況以及結合世界各國賽艇項目發展的歷史來闡釋出當今世界賽艇競爭實力的狀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在經濟復興的同時,主抓競技體育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競技體育強國,無論田徑、球類、游泳等項目乃至冬奧會項目都能躋身世界獎牌榜前5名行列。尤其是賽艇項目,在歷屆奧運會中一直是金牌和獎牌的主要爭奪者。在里約奧運會上,德國當仁不讓,一舉奪得3金、2銀1銅共6枚獎牌,在高手如林的賽場上,展現出德國賽艇項目的超凡實力;2017年世界賽艇錦標賽中,德國為了鍛煉年輕運動員,并未派出高水平選手, 即便如此,德國仍舊獲得1金、4銅的好成績;而在2018年世錦賽中,德國的年輕運動員的實力大幅度增強,加上經驗豐富、實力超群的老運動員助陣,德國再次沖入前/3名行列,斬獲的3金、1銀、1銅的優異戰績。可以說,在近3屆世界賽艇大賽中的表現說明了德國的成績顯赫,其競技實力超一流。
歐洲國家是賽艇項目的起源地、傳播于歐洲、發展于歐洲,因此歐洲國家擁有著完善的訓練體系、雄厚的后備人才和精湛的技戰術水準,在歷屆奧運會和世錦賽中始終占據獎牌榜前列,并獲得大多數金牌和獎牌。里約奧運會上,有21個國家獲得了獎牌,其中歐洲國家為15個,占71.4%;10個獲得金牌的國家里有7個國家是歐洲國家,5個獲得銀牌的國家中歐洲國家為3個,6個獲得銅牌的國家里歐洲國家為4個。而在2017年世錦賽中,獲得金牌的14個國家中11個是歐洲國家,獲得銀牌的8個國家里有4個是歐洲國家,而獲得銅牌的4個國家全是歐洲國家。而在2018年世錦賽中,獲得金牌的16個國家中11個是歐洲國家,獲得銀牌的8個國家里有6個是歐洲國家,而獲得銅牌的4個國家全是歐洲國家。從里約奧運會和兩屆世錦賽的總體成績看,以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占據獎牌榜多數席位。
從里約奧運會和2屆世錦賽獎牌的分布發現,歐洲國家分布獲得里約奧運會的10枚金牌、8枚銀牌、13枚銅牌和2屆世錦賽的38枚金牌、30枚銀牌、38枚銅牌;澳洲國家分布獲得里約奧運會的3枚金牌、3枚銀牌和2屆世錦賽的8枚金牌、10枚銀牌、6枚銅牌;美洲國家分布獲得里約奧運會的1枚金牌、2枚銀牌和2屆世錦賽的7枚金牌、11枚銀牌、6枚銅牌;亞洲國家僅有中國和以色列兩國共獲得了里約奧運會的2枚銅牌和2屆世錦賽的1枚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非洲國家僅獲得里約奧運會的1枚銀牌和兩屆世錦賽的1枚金牌。無論從獎牌數量和含金量來說世界賽艇項目競爭中各大洲實力異常懸殊,存在著較大的不均衡性和明顯的洲際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