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強,方芳,楊明奇,曹迪,柴靈芝
(1.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2.河南省高性能軸承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南 洛陽 471039;3.滾動軸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河南 洛陽 471039;4.空軍駐洛陽地區代表室,河南 洛陽 471000)
符號說明
a0——內圈大擋邊素線與滾道素線交點至基準端面的距離(簡稱大擋邊寬度)
d2——內圈大擋邊外徑
di——內圈大擋邊與滾道交點直徑
Dw——測量擋邊高度用鋼球直徑
f——倒角坐標尺寸
H——大擋邊夾球高度
p——油溝坐標尺寸
Sif——內圈大擋邊寬度變動量
β——內圈滾道半錐角
γ——內圈大擋邊錐面與滾道間夾角
φ——內圈擋邊錐面與端面夾角
圓錐滾子軸承內圈結構如圖1所示,其大擋邊寬度直接影響成套軸承的裝配高,大擋邊精度(即大擋邊寬度變動量Sif)直接影響軸承的旋轉靈活性、振動以及使用壽命。因此,在軸承的制造過程中,精確檢測內圈大擋邊的寬度及寬度變動量至關重要。

圖1 內圈結構示意圖
目前,軸承行業在檢測大擋邊寬度及寬度變動量時,通常采用夾球法在G905A高度儀上測量,檢測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夾球法測量大擋邊寬度示意圖
測量所用鋼球應保證測量過程中僅與大擋邊和滾道接觸,其選取原則為
(1)
則夾球后的大擋邊高度為
(2)
測量過程:首先,將被測內圈放置在測量平臺上,以內滾道為徑向基準調整V形定位叉,使被測內圈置于平臺中央;其次,將根據(1)式選好的夾球測頭安裝在杠桿千分表的測桿上,調整并固定表架,使夾球測頭上的鋼球與被測內圈的大擋邊、滾道相切;然后,旋轉被測內圈,觀察杠桿千分表的示值變化,與高度塊規對比即可得到大擋邊夾球高度H;最后,根據(2)式計算可得大擋邊寬度a0,杠桿千分表的擺動范圍即為大擋邊寬度變動量Sif。
然而,由于球頭與滾道和大擋邊均相切,夾球測頭受到來自被測內圈的徑向合力Fr,徑向合力Fr傳遞到杠桿千分表的測桿上形成一個沿千分表中心軸線的扭矩M。由于測桿與導向體之間存在間隙,扭矩M會使夾球測頭產生沿杠桿千分表軸向中心線的轉動,導致夾球測頭上的鋼球與滾道或擋邊接觸不穩定,從而引起一定的測量誤差。
在原有測量裝置的基礎上,對原夾球裝置進行改進,增加了一個杠桿機構,如圖3所示。改進后裝置的安裝步驟如下:1)將夾球測頭通過定位銷安裝在固定套上;2)將固定套安裝在表桿上,調整定位套至合適高度后,鎖死緊固螺栓。

圖3 改進后的夾球裝置
測量大擋邊時,由于緊固套固定在表桿上,定位銷消除了被測內圈旋轉過程中產生的徑向合力Fr及扭矩M對測桿的影響。測量過程中測桿僅承受由于大擋邊寬度變化產生的軸向測量力,測桿與導向體之間的間隙不會再造成測量誤差,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改進后裝置的測量方法與改進前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整儀器的過程中,應使夾球測頭基本水平,以保證檢測過程中測桿與夾球測頭充分接觸。另外,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除保證必要的加工精度外,還要求夾球測頭定位銷孔中心到鋼球中心的距離A1與定位銷孔中心到千分表中心軸線的距離A2相等。
假設夾球測頭水平,則由杠桿原理可知實測值與真值存在如下關系:
1)A1>A2:實測/真值<1;
2)A1=A2:實測/真值=1;
3)A1
當實測/真值≥1時滿足加工需求,因此只允許A1≤A2。
為驗證改進后測量裝置的使用效果,分別使用改進前和改進后2種裝置檢測了352132X3內圈大擋邊寬度及寬度變動量,檢測數據見表1,對比表中數據及檢測過程,可見改進后裝置測得的大擋邊寬度a0和寬度變動量Sif更加準確、穩定。

表1 檢測結果
改進后的夾球裝置消除了檢測過程中徑向力帶來的測量誤差。在檢測時按照工藝選擇合適夾球尺寸,調整測頭到適當高度,保證鋼球與滾道及大擋邊充分接觸,可準確檢測大擋邊寬度a0及寬度變動量Sif,提高了檢測準確性,降低了加工難度,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