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梅艷
(廣西崇左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崇左 532200)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術在婦科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瘢痕妊娠的發生率也在不斷增加。目前,臨床上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主要是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但是,在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時,如對其進行術前處理的方法不當,極易導致其發生大出血,甚至會危及其生命。為了進一步研究對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瘢痕妊娠患者進行術前處理的有效方法,筆者的團隊為在廣西崇左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40例瘢痕妊娠患者在術前應用了米非司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廣西崇左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80例瘢痕妊娠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均有停經史和剖宮產史,其血HCG的水平均明顯升高,進行B超檢查顯示其宮腔內可見橢圓形妊娠囊或圓形妊娠囊,其妊娠囊內有原始心管搏動和胚芽。2)患者的妊娠周期均在12周以內。3)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指征。4)患者對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風險均知情,并簽署了接受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知情同意書。將這8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觀察組的40例患者中,接受過一次剖宮產術的患者有31例,接受過二次剖宮產術的患者有9例;其年齡為21~37歲,平均年齡為(28.13±2.24)歲;其距離上次進行剖宮產術的時間為0.6~5年,平均時間為(3.24±0.34)年。在對照組的40例患者中,接受過一次剖宮產術的患者有30例,接受過二次剖宮產術的患者有10例;其年齡為21~37歲,平均年齡為(28.77±2.77)歲;其距離上次進行剖宮產術的時間為0.7~5年,平均時間為(3.26±0.3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術前,為觀察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后進行清宮術。米非司酮的用法是:口服,100 mg/d,1次/d,連續服用3天。對照組患者未使用米非司酮直接進行清宮術。對患者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方法是:1)讓患者取截石位,然后對其外陰及陰道進行常規沖洗消毒。2)用宮頸鉗固定患者的宮頸上唇,再沿其子宮體的方向將探針送入其子宮底部,觀察其子宮的大小。3)用宮頸擴張器擴張患者的宮頸管,直至其宮頸管可通過宮腔吸引器。4)將宮腔吸引器送入患者的宮腔內,連接負壓后反復對其宮腔進行刮吸,在感覺到其子宮壁變得粗糙并在吸瓶內看見血性泡沫時,觀察其子宮是否縮小,如子宮壁粗糙、子宮縮小則表示子宮內已清空,可結束手術。5)在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刮下的組織送檢。6)術后1周,對患者進行血HCG復查和B超復查。
觀察兩組患者的流產率、宮縮發動的時間和平均出血量及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流產效果的判定標準是:1)完全流產:患者子宮的大小恢復正常,對其進行尿妊娠試驗的結果為陰性,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腔內未見胎囊,且無妊娠組織殘留。2)不完全流產:患者子宮的大小接近正常,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腔內有妊娠組織殘留物,需進一步對其進行刮宮手術。3)流產無效:患者子宮的大小未恢復正常,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腔內有殘留的胎囊。流產率=(完全流產例數+不完全流產例數)/總例數×100%[1]。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流產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流產率的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宮縮發動的時間更快,其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宮縮發動的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宮縮發動的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比較(± s)
組別 例數 宮縮發動的時間(h) 平均出血量(ml)對照組 40 35.40±2.66 767.40±113.57觀察組 40 24.51±1.25 135.51±12.61 t值 8.154 9.645 P值 0.000 0.000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瘢痕子宮妊娠是剖宮產術后常見的遠期并發癥。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增加,瘢痕子宮妊娠的人數也明顯增多。臨床上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主要是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在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前,需明確其孕囊著床的具體位置,否則極易導致其發生疤痕妊娠部位大出血或子宮穿孔等情況,甚至可危及其生命[2]。米非司酮不僅具有殺胚的作用,還可促進妊娠絨毛組織發生蛻膜變性及內源性前列腺素的釋放,通過減少黃體生成素促進黃體萎縮,從而加速孕囊的壞死、脫落。殷肅潔[3]的研究表明,在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前,為其應用米非司酮,有利于孕囊從其子宮附著處脫落,不僅可完整地清除其妊娠絨毛組織,還可縮短對其進行手術的時間,從而減少其不完全流產和流產無效的發生。有研究表明,在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前,為其應用米非司酮,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清宮給其帶來的風險,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流產率更高,其宮縮發動的時間更快,其平均出血量更少,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這說明,為進行早期終止妊娠清宮術的瘢痕妊娠患者在術前應用米非司酮的效果顯著,可明顯促進其宮縮的發動,提高其流產率,減少其出血量,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