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萍
(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江蘇 金湖 211600)
前列腺增生是臨床上常見的男科疾病。該病在中老年人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該病的發病率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而增加[1]。尿急、尿頻、夜尿多、排尿困難是該病患者的典型癥狀。近年來,臨床上對該病患者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選擇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4例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平行對照研究,旨在分析對此類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
將9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納入本研究。這94例患者均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這些患者均伴有夜尿多、尿急、尿頻、排尿困難等癥狀,且均具有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指征。按照這94例患者入院順序的單雙號,將其分為Ⅰ組和Ⅱ組。Ⅱ組患者的年齡為52~81歲,平均年齡為(64.26±7.15)歲;其病程為0.6~10年,平均病程為(5.48±2.81)年;其中,文化水平為小學、初中、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分別有8例(占17.02%)、19例(占40.43%)、16例(占34.04%)和4例(占8.51%)。Ⅰ組患者的年齡為50~79歲,平均年齡為(65.71±6.89)歲;其病程為0.8~9年,平均病程為(5.35±2.63)年;其中,文化水平為小學、初中、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分別有7例(占14.89%)、18例(占38.30%)、17例(占36.17%)和5例(占10.64%)。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手術前后,對Ⅰ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1)進行術前準備。術前,遵醫囑帶領患者進行凝血時間、心電圖、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等檢查。在檢查前,需將進行各項檢查的目的和意義告知患者。對于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應遵醫囑將其血壓和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加強對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避免其出現咳嗽的癥狀。為患者留置導尿管,囑其于手術前12 h禁食,于手術前8 h禁飲。在手術當天的清晨,對其進行常規備皮和灌腸。(2)進行心理護理。絕大多數患者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不了解,加之其擔心手術的效果或害怕術中出現疼痛,因而易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如過度緊張等)。因此,需耐心向患者介紹該術式的相關知識(重點向其介紹該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給予其鼓勵、安撫等情感支持,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穩定其情緒。2)術后護理。(1)進行基礎護理。在麻醉恢復期,定時測量患者的血壓、脈搏和呼吸頻率,同時注意觀察其是否發生前列腺電切綜合征。若其發生了前列腺電切綜合征,應立即通知醫生,并協助醫生對其進行救治。(2)進行沖洗膀胱的護理。術后,遵醫囑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膀胱進行密閉式沖洗。在沖洗膀胱時,要使沖洗液保持合適的溫度,避免沖洗液的溫度過低而導致患者發生膀胱痙攣。將引流袋置于低于患者膀胱水平的位置,以防其因引流液反流而發生逆行感染。(3)進行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術后為患者留置導尿管等操作易導致其發生尿路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應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治療,并定期用碘伏清潔其會陰、包皮和尿道口等部位。鼓勵患者多喝水,使其尿量保持在2000 ml/d以上。在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導尿等護理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4)進行緩解疼痛的護理。術后,患者的恥骨聯合部位會出現脹痛感。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患者,應遵醫囑為其口服或注射鎮痛藥物。對于疼痛較輕的患者,可指導其通過聽音樂、看電視及與家人聊天等方式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從而減輕其疼痛感。對Ⅱ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對其進行入院指導、健康宣教等,術后對其進行病情監測、用藥指導等。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后沖洗膀胱的時間、術畢至拔除導尿管的時間、術后住院的時間、術后發生并發癥(如膀胱痙攣、排血尿和尿路感染等)的情況及對護理的滿意情況。以進行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
用SPSS21.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Ⅱ組患者相比,Ⅰ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后沖洗膀胱的時間、術畢至拔除導尿管的時間和術后住院的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和術后恢復的時間 (± s )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和術后恢復的時間 (± s )
注:a與Ⅱ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持續的時間(min)術后住院的時間(d)Ⅰ組 47 69.46±8.43a 2.32±1.16a 3.16±1.94a 5.15±1.65aⅡ組 47 82.94±7.65 3.75±2.35 5.32±2.17 7.28±2.52術后沖洗膀胱的時間(h)術畢至拔除導尿管的時間(d)
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26%(術后發生膀胱痙攣和尿路感染的患者各有1例),Ⅱ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28%(術后發生膀胱痙攣、排血尿和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別有2例、3例和5例)。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Ⅱ組患者(P<0.05)。
在Ⅰ組患者中,對護理不滿意、基本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患者分別有1例(占2.13%)、18例(占38.30%)和28例(占59.57%),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87%。在Ⅱ組患者中,對護理不滿意、基本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患者分別有9例(占19.15%)、20例(占42.55%)和18例(占38.30%),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80.85%。Ⅰ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Ⅱ組患者(P<0.05)。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的常見病。有統計數據顯示,該病在40~49歲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14%,在50~59歲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4%,在60~79歲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40%。該病雖然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4]。近年來,臨床上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該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此術式治療前列腺增生,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及術后康復快等優點[5]。但有報道稱,此類患者在手術后可能發生尿路感染、膀胱痙攣等并發癥。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受研究時間與樣本數量等因素的影響,關于對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遠期效果尚有待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在對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期間,對其進行優質護理,能促進手術順利實施,減少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