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博 黃嘉鑫 張春雨
摘 要: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的成熟和發展,這使得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普及,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在這種背景下,其學科的結構以及專業的核心知識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學校當前人才的培養模式與社會的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這需要對當前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改革,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專業能力過硬的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措施
當今社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人們的生活和下作中,和我們的下作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漸增大,信息化的時代,各行各業對于計算機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注重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的重要方向。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背景
1.1專業發展背景環境分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目前十分緊缺,各行業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有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程度,受背景環境的影響,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轉變。相比與西方國家,我國的計算機科學專業起步較晚,但在發展階段卻充分借鑒了國際先進方法,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研究。計算機專業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任務中,會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于傳統的學習方法相比較,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最終所培養出的計算機科學人才更符合社會對人才運用的需求現狀。計算機科學是不斷發展的,院校在相關專業的設置上也要適應這一現狀,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標準。
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
專業發展已經能夠與社會人才需求相連接,但在一個部分培訓內容上,仍然有待于提升。培訓內容中有關于實踐操作部分仍然需要繼續完善,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應用能力,并通過課堂中的學習來解決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技術性問題。我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處于多元化時代,在基于本國技術需求基礎上,更加重視通過接軌國際來提升我國的計算機科技發展水平。在校期間的計算機技能培訓主要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工作中遇到復雜的問題也能通過學習及時解決,這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才可以得到不斷的發展,并進人到更廣闊的平臺中。現階段的發展模式中仍然存在有待于完善的內容,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管理計劃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并且所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比較落后,需要在接下來的教育工作中重點的探討改革方法,這也是下面文章將要探討的。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改革路徑
2.1規劃和設計好課程的內容
首先,對于高校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的課程來說,高校應該對課程的資源進行分析和探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設備情況進行合理的篩選,對于課程的設計和教育的模式要進行一些參考,對課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要進行完善。傳統的課程學習太過繁雜,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這使得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不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造成課堂的效率比較低。因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當下時代發展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階段特點,通過合理科學的設計和規劃課程的內容,并對教學的模式進行一定的改革,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掌握到課程的學習重點,夯實基礎,有扎實的基本實踐操作,并重視實踐的操作。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來說,要降低理論知識占用課堂的比重,強調重點,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
2.2教學計劃要有條理性和層次性
就當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來說,第一學年學生主要學習的是一些公共性質的基礎理論課程;第二學年學生學習的是專業課程的一些理論知識,雖然課程相對第一學年比較難,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三學年就是專業課程的深入研究和學習,這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個人意愿來進行以及學習的層次進行有重點的劃分,來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方式。
對于計算機專業來說,理論和基礎知識是前提,要對基礎的知識加強鞏固并進行拓展,對其英語的水平要進行強化,并緊抓高等數學的學習;其次,一些學生的對于計算機的技術比較感興趣,這要對其實際的操作能力進行加強,對于軟硬件的使用和管理維護都要加深學習的程度,從而讓其掌握過硬的技術,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環境;最后,對于一些想要往計算機教育領域方面發展的學生來說,要注重其對計算機的教學、應用以及管理等能力的培養,并且了解一些教育以及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的活動。
2.3對實踐的操作環節加強重視
計算機科學技術培養出的人才要理論與實際兼備,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對于實踐的環節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程度,這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強,進入崗位后的優勢不強。這就使得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要先從學生的實踐環節入手,要提升對學生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調整學習的時間,增加實踐環節的課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實際的操作,從而提升其實踐動手的能力。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實踐環境,讓學生們接觸一下實際的社會,從而在加強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為自己以后的發展有一個更好的定位。對于學生的畢業設計可以讓學生以實踐操作的相關內容來自由選題,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自身的重視程度。除此以外,學校要定期舉行一些計算機的實踐活動或者比賽,來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這個基礎上,要進行相應的專業考試,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快速發展,學科知識組織結構和核心專業基礎知識變得越來越龐大,學校和學生面臨難于做出準確選擇的局面,學科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外延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要將學科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外延發展模式轉變為內涵發展模式,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科知識體系實施改革才能達到較好的培養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崢,林培光,陳才賢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財經類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6):19-20.
[2]陳臘梅。計算機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科學導報,2014(23)。
[3]徐靜麗。淺談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實現創新[J].價值工程,2014(21)。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