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粘
摘 要:工程檢測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行主要體現在提高工程質量和保障施工安全兩個方面,與此同時其還能夠保障相關監督工作落實到位。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大量的新型材料被應用與建筑工程中,在此基礎上,工程檢測技術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目前我國工程檢測技術種類十分豐富。而所謂的工程檢測技術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相關手段來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測試,并為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基于此可以看出,工程檢測技術的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行業工程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檢測技術;發展特點
1我國建筑工程檢測技術的現況
通過對我國建筑工程檢測技術的現況來看,可以明顯的看出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那便是雖然檢測手段雖然相對較多,但是卻并不完整,對于具體的檢測效果卻不如人意,尤其是對建筑工程的檢測工作。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的整體發展,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的基礎設施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種背景下,等于間接的促進了建筑企業的發展,而針對其質量的檢測關鍵技術卻并未得到發展。盡管有著眾多的檢測手段,但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導致對建筑工程質量的檢測結果卻并不能準確的為其提供保障。而據調查顯示,我國建筑工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無損檢測方法,無疑,這種檢測方法能夠準確的對部分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提供保障。但是,只能是針對部分建筑進行檢測,對于一些其他結構的機組工程,卻并不能準確的對其進行檢測。事實也確然如此,建筑工程的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而對應的檢測技術卻仍舊處于停滯狀態。所以,要想有效的對建筑工程進行檢測,就有絕對的必要對檢測關鍵技術進行更提升,能夠順應建筑工程的發展而進行發展,從而在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保障的同時促進建筑工程檢測技術自身的發展。
2建筑工程檢測技術發展特點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建筑工程發展的時間比較晚,為了對建筑質量進行更好地評定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質量評定規定、施工結構驗收、設計規范等標準,然而并沒有從原則方面對規范的方法和原則進行規范。
其次,目前在工程中最常見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破損檢測、微破損檢測以及非破損檢測等。其中非破損檢測在對檢測系數進行判定時并不會對建筑結構產生破壞,且使用方便。其中,利用紅外線像技術來檢測混凝土的強度,用磁效應來測量鋼筋位置和直徑。非破損檢測技術能夠保有建筑原有的結構,應用十分方便,精確度較高,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因此會增加工程的成本。而另外兩種方法———微破損檢測以及非破損檢測都會對建筑結構產生一定的破壞,在此基礎上它們才能完成檢測估計。微破損法在對工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時,一般采用鉆芯法和拉拔法來進行檢測;而破壞性檢測則是對建筑結構的破壞更大,如果想要不破壞建筑達到檢測的目的,就需要對建筑工程進行綜合性試驗,以試驗結果來對檢測值進行判定。通常情況下這兩種方法會用于局部建筑檢測中,這樣能夠減少資源的浪費。然而這兩種方法不僅會破壞建筑結構,同時檢測不全面,且由于取樣較少,因此精確度也無法與非破損檢測法相比。當然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相關檢測技術的檢測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三,就目前我國檢測技術發展的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許多的問題,例如檢測結構的準確性低,檢測工程缺乏相對統一的規范,檢測技術研究不深入等。除此之外,檢測人員和檢測技術管理方面同樣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檢測設備標準不統一,建筑工程檢測中的設備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會給建筑工程的檢測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檢測過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檢測設備會對檢測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導致檢測結構出現誤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損檢測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過程檢測技術中,這種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檢測的精確度,同時還能將對建筑結構的破壞降至最低。
3檢測方式
紅外熱像技術,主要應用紅外輻射來進行建筑工程的測量工作。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檢測手段而言,紅外熱像技術已經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因為紅外熱像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溫度來讓分子進行運動,所以紅外檢測技術能夠對建筑內部的缺陷情況進行一個很好的檢測,不僅能夠準確的對缺陷的位置進行定位,更能夠對建筑的墻體、墻面等施工質量情況進行一個深度探測。
超聲檢測技術,主要是對建筑工程中的內部結構以及抗壓特性進行檢測。通常情況下,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進行內部缺陷的探測,這種技術的應用能夠極為準確地找到混凝土結構的缺陷情況。該技術的主要實施方式,是在將要被檢測的物體上設置一個聲波發射與接收換能器,然后再利用超聲波來計算待測物體的波速,最后通過波速的大小來確定待檢測物質的材料性能、抗壓性能以及缺陷程度等等。
頻譜分析技術,是建筑工程中利用頻率的特性來進行工作的一種檢測方式。其在對建筑進行檢測時,要能夠對被檢測物體垂直方向進行敲擊,使其產生震源,并讓震蕩波按照相應的頻率擴散,這樣頻譜分析儀就能夠通過對敲擊重量的跳整來獲得更多的信號,該種檢測技術的成功離不開傳感器的應用,并通過檢測傳感器的頻率,能夠利用相關的技術來對力學的參數進行測試。
雷達檢測技術,主要是通過高頻電磁波的檢測來對建筑工程的實體質量進行評判,所以多用于公路、管線以及水庫等建筑的工程檢測中,因為雷達檢測技術能夠對地下的電磁波進行收集和利用,所以能夠對地下所遇到的介質信息進行一個反射,并對該物質的位置以及結構進行一個反饋,所以,該種技術在地面建筑工程的檢測中十分常見
4建筑工程檢測技術未來發展
根據相關技術研究人員對我國建筑工程現況的分析結果來看,可以明顯的看出建筑工程檢測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準確的說。根據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開發商對檢測技術的應用程度以及使用效果也可以明顯的看出,未來的發展發現必定是在無損檢測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提升。況且,無損檢測技術本身也具備著眾多的優勢以及可供發展的雛形。所以,對應的發展方向可以建立在其基礎學科上進行提升,在不影響建筑結構以及不損壞建筑本身的優勢上與其他技術進行結合,從而實現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及使用無損檢測技術對建筑工程進行檢測效果的提升。此外,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有著電子技術的融入能夠使無損檢測技術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使其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消失,從而更好的應用于更多的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而對于建筑工程而言,一個良好的檢測技術能夠準確的對質量的好壞進行評定,以便于建筑商和能夠準確的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認知從而進行選取。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變化,對于檢測技術來說,卻帶來了一些變化,無論是物資的種類和特性都需要進行檢測,尤其是建筑工程所需要涉及到的一些物資和建筑材料。但是,由于檢測技術的局限性,并不能準確的對每一種物資材料或者混合體檢測,從而為建筑工程的質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潛在性隱患。所以,有必要對檢測的關鍵技術進行提升,迎合時代的變化做出發展。
參考文獻
[1]紀義華.建筑工程檢測核心技術發展特點研究[J].安徽建筑,2016,23(05):269-270.
[2]魏建敏,張益,潘聞.建筑工程檢測主要技術發展特點分析[J].建設科技,2015(11):110-111.
[3]馮曉明,張宇,關鵬,姜哲.建筑工程樁基礎檢測技術發展特點探析[J].河南科技,2014(18):146.
[4]張惠秀.建筑工程檢測主要技術發展特點探討[J].門窗,2013(05):91+93.
[5]曹茂柏.建筑工程檢測主要技術發展特點探討[J].才智,2011(25):54-55.
(作者單位: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