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服務理念不斷增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各類新技術的不斷成熟,都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帶來良好契機,高校圖書館因此也成為一個綜合各種技術、數據、信息的場所[1]。所以,高校圖書館需要建立自身的運行體征評價體系,通過匯總各類數據,統計、分析、指引著圖書館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本文研究了高校圖書館的運行體征評價體系,論述了具體的指標設計原則、指標內容和評價方法,通過評價方法分析圖書館的各項評價指標,使得高校圖書館優者更優,弱者變優,突出個性化特色,發揮個性化優勢,提升讀者服務水平。
關鍵詞: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
引言
近幾年,隨著高校對智慧圖書館的不斷探索與建設,為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的建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圖書館運行體征能有效的監控館內各項指標是否正常,是圖書館運行狀態的健康體檢表[2],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挖掘圖書館運行的內在規律,提高運行效率,輔助決策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方向,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競爭力。本文將從以下三方面對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進行論述: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設計原則、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指標、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方法[2]。
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設計原則
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的建立原則,需要以基礎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擴展自身的個性化評價指標,從多維度,多方面反應評價對象的特性,能夠通過多種相互聯系的指標構造出圖書館的有機整體[3]。通過各項指標分析,能夠大致了解高校圖書館的運行狀況。
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客觀、公正地評價高校圖書館運行體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總結出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的幾個原則[4]:
一、整體性原則,考慮圖書館運行評價的整體性,綜合、系統地評價圖書館各個方面的指標,不能局限到某些方面。各指標之間既可相互獨立,也存在內部關聯,互相約束,實現評價的整體性,全面的考證評價圖書館的運行體征。
二、典型性原則,確保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指標有代表性,能夠反應高校圖書館運行體征的典型性特點。
三、科學性原則,圖書館運行的各評價指標粗細粒度適中,無重復遺漏,有科學依據,指標數據真實。
四、可對比、可量化性原則,圖書館運行評價體系指標具備在不同評價對象之間對比的特性,通過統一標準,可以量化指標。
五、通用性原則,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的指標可以針對絕大部分的高校圖書館進行評價分析,具備通用性特點。
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指標
根據前文論述的評價原則,結合實際高校圖書館的運行現狀和規律,總結出如下6項評價分析維度:圖書館發展規模、圖書館基礎設施、圖書館環境保障、圖書館動態流通、圖書館科研服務、圖書館創新活力,包括了28項評價指標[2,5]。各項維度和指標全面地評價了圖書館的運行體征情況,為圖書館的建設發展和服務讀者提供很好的數據支撐和指導[6],具體信息如下所示:
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方法
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指標分為6個維度,28項指標,各個維度之間相互獨立,又存在內部聯系,對應的評價方法也有很多種: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綜合評價、灰色綜合評價、主成份分析等;各類評價方法都有自身的優缺點,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7]。
確定了具體的運行體征評價方法后,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獲取基礎數據[8]:①量化數據評價,即獲取圖書館運行過程中的數據信息,對數據做統計計算,通過數據大小評價圖書館運行體征優劣。②等級計量評價,分為兩種:一種是把評價指標按其大小劃分等級,依次記分,然后將它們所得分數相加進行總評;另一種是將無法計量的指標如新技術使用情況等定性指標按不同標準分成若干等級,依次記分,然后將各項得分相加,進行評價。③調查評價法,也分兩種:一是走訪調查,直接與讀者溝通,獲得其對圖書館的評價;二是調查問卷形式,將評價指標的內容制成問卷,分發給讀者填寫,匯總后進行分析統計,得到評價結果。
4結語與展望
高校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是以服務讀者為最終目的,是為優化文獻資源結構,提升資源建設質量提供數據參考,是促使圖書館服務價值最大化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的最終意義是將圖書館自身的建設需要與讀者服務進行有機的協調統一。今后的工作方向將以本文論述的圖書館運行體征評價體系為基礎,豐富評價指標,綜合各類評價算法,實現高校圖書館體征評價體系管理平臺。
參考文獻
[1]王力,“互聯網+”智慧圖書館運行與發展策略.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02):第69-70頁.
[2]錢寧,城市運行體征評價體系與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研究,2014,湖南科技大學. 第 64頁.
[3]趙迎春,基于智慧圖書館運行與發展策略的思考.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06):第69-71頁.
[4]徐曉琳,重慶市網絡圖書館運行機制及模式探討. 現代情報,2004(11):第149-151+153頁.
[5]鄒金匯與柯平,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體系創新探討. 圖書館建設,2016(12):第8-14頁.
[6]紀佳旺,社區圖書館運行及服務評價分析——以蘇州市幾個典型社區圖書館為例.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10):第65-68頁.
[7]王錳與鄭建明,我國數字圖書館運行模式研究——基于公共文化事業和泛在知識環境視角. 圖書與情報,2012(05):第21-25頁.
[8]彭張林等,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與構建流程. 科研管理,2017(S1):第209-215頁.
作者簡介
宮兆陽(1990.11-),男,漢,山東省青島市,助理館員,助理館員,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