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元
摘 要:就我國目前的形式來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國的相關部門必須及時的、積極的加強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業的監督以及管理,這樣才能夠從本質上去確保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方法以及所檢測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以及有效性,才能夠解決問題,進而才能夠促進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業的向前發展,促進建筑業的發展,最終促進社會的進步。本文就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建議性的提出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問題;有效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事關廣大住戶的利益,因此一定要謹慎、嚴格行事。隨著我國的經濟制度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變革,優勝劣汰的市場生存法則已經延伸到各個角落。這無疑也將給廣大的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同等情況下,骨科更看重的就是建筑工程的質量。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一方面要完成自身的體制改革,盡快的適應市場競爭的驅動力,另一方面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施工質量,完善施工質量監理和檢驗體系,狠抓質量控制,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建設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輕則影響施工順利進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費用成本;重則給工程留下隱患,成為危險工程,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嚴重的會引起工程建筑物的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1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1.1行業壟斷現象比較嚴重
各級監督機構設立的檢測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絕對優勢,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時間短的劣勢,通過壟斷檢測任務的形式很快在規模和檢測能力上占據優勢,成為目前檢測市場中主流檢測力量。但是壟斷行為的副作用是其長期處在政策保護狀態,相比其他機構效率低下,技術水平不高,服務意識差,自身競爭能力差,無法滿足市場需要,造成腐敗現象、檢測水平低下。因此,為了檢測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檢測單位市場化勢在必行。
1.2在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監理過程中,往往會遺漏掉一個重要的環節或者說是階段,這就是局部施工及設備的安裝階段。如果設備安裝及局部施工階段出現了問題,也會降低整個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水平。然而在當前形勢下,我國房屋建筑在局部施工及設備安裝階段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某些工程的衛生間施工出現了注入裂縫、漏水等狀況,房屋的墻體粉刷不徹底,粉刷材料不合格出現的實惠脫落、粉塊墜落現象,另外在房屋的連接墻、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質量安全隱患。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存在一定的利益聯系,常常屈于甲方的壓力,在處理質量問題時監理單位常常站在施工單位一方,導致一些建設工程質量問題難以有效的解決,給建設工程留下了質量隱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檢測市場中,檢測單位擔心出具“過多”的不合格報告,將會導致業務量急劇下降,影響效益,于是在實際的檢測中不顧檢測的公正性,一味地迎合客戶的需求,又因為對監理單位進行監督的制度還不完善,導致檢測不公正的現象在實際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中普遍存在,成為了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一大瓶頸。
1.3其他相關的檢測管理問題。在檢測工作中,有的檢測機構弄虛作假,不按照標準規定進行檢測,少檢、漏檢、試樣做假的檢測行為時有發生。部分檢測機構的信息管理人員缺乏過硬的綜合業務能力,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缺乏復合型人才,制約了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使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信息化的步伐相對緩慢,有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之間未建立數據交換、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不利于深度挖掘、利用檢測信息資源,檢測機構各自為戰,難以開展聯合檢測管理。
2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有效措施
2.1規范檢測行為
調整檢測收費項目和標準,使之與檢測新資質標準相適應,也為檢測市場提出合理的指導價格。開展地方檢測標準的編制工作,為各檢測機構提供技術支持。編制對檢測機構進行規范管理的地方標準,對檢測機構的硬件設施、工作環境、業務流程、質保體系等做出具體的規定。加強檢測從業人員的考核工作。檢測機構從事檢測管理、檢測操作的人員,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檢測工作。檢測管理、檢測操作人員不得同時受聘兩個以上的檢測機構從事檢測工作。
2.2提高思想認識
隨著檢測機構改革已經成為必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可概括為:檢測機構社會化,即運用市場手段,有效地配置檢測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檢測業務市場化,即檢測市場由封閉和壟斷走向競爭和開放;檢測管理法制化,即依照行政法規和技術法規來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由于深化檢測機構改革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因此只能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2.3提高檢測人員素質
工程質量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檢測工作的質量,也直接影響到建設工程的質量。一旦檢測結果不準確,或出具不真實的檢測報告,必然會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因此,工程質量檢測單位,應當把加強對檢測人員的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一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檢測人員的思想素質。檢測人員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業務標準、規范,對待檢測工作一絲不茍,自覺抵制不正之風,按章辦事,按實檢測,使“不做假試驗,不出假報告”這一最基本要求成為檢測人員的自覺行動。二是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檢測人員專業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檢測單位要按照省建設廳制定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人員崗位培訓及考核大綱》的要求,認真做好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從業人員達到本檢測崗位所必需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率。三是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增強檢測人員的法制觀念。檢測單位要對檢測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法律法規教育,增強全體檢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法規意識,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覺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行使職責。
2.4明確監管職責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檢測市場的監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在檢測資質的管理、市場準入的登記、違法違規的查處方面加大力度進行監管;同時,依托各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加強對參建各方質量責任主體檢測行為的監督管理,具體負責檢測行為的監督巡查,誠信行為的記錄和檢測機構的日常監督。在市場運行上,將原來由施工方委托檢測的方式,改為由建設方委托檢測,監理方對檢測樣品真實性負責,質量監督站跟蹤監督的新方式。質量檢測業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委托方與被委托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委托單位不得將同一單位工程中同一專業類別檢測項目,委托多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3結束語: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關乎工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重要步驟,其檢測報告和相應的數據直接關系到工程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具體工作的實施,同時也關乎我國質量監督部門和行政主管單位的健康發展。因此質量檢測單位必須做出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報告工作的任務是向社會出具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結果。為建設工程質量的判定提供依據,是整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中起到的是基礎作用和手段作用。只有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才能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有效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偉偉.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的有效措施[J].工程管理,2011(05).
[2]王秀峰,蔣國濤,高博.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概況及發展對策[J].山西建筑,2011(06).
(作者單位:甘肅華宇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