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紅
摘 要:根據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發展實際,針對學生就業升學情況分別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探索雙線課程教學的理論實踐,并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依次提出了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策略、內容及途徑。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中職;課程教學
近些年,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電子專業師資規模縮水情況比較明顯,也同時為學校和專業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需要對先進的教學模式的不斷學習和對學生學情的不斷研磨,針對學校教學目標適時調整教學策略。目前,我國中職學校正在大力開展電子專業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企業等用工需求,中職電氣自動化專業作為“實驗地”,以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探索,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技能的實踐能力。
一、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主要課程包括了電路、數字電路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傳感器應用等,實踐科目主要包括了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電子工藝實習等。
(一)是專業發展的緊迫需要
電子專業的變革是由外而內的,是與社會連接較為緊密的專業,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在十年前可能手機的使用不太普及,但現在可以說是人手至少一部。行業的發展變化必然會帶動學校專業的不斷變化,以至于很多專業學生三五年前畢業生現在可能因為不學習,未能跟隨行業發展的潮流而落伍淘汰。
(二)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使然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事關學生的專業發展情況,教師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引下制定出適合的教學目標,以完成人才培養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校專業發展更新的滯后性因素的制約,學生往往在畢業意味著“失業”,很多專業所學已經落伍,這也迫使學校思考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問題。
二、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性包括了以就業為基礎和以升學為基礎兩大類,但在日常教學中存在著一下問題。
(一)以就業為基礎的課程開設流于形式,學生技能水平停滯。
在電子專業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就業方向課程設置流于形式,甚至有時和升學類學生開設課程相似,就業方向學生的技能水平沒有提高,學校也未能在技能的提升方面做更新的突破。
(二)教學與行業企業聯系不緊密,存在技能技術脫節現象。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在教學實習和行業實踐中出現了與行業聯系不緊密現象,甚至有的學校即使與專業聯系緊密的企業有合作聯系,學生的技能水平也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是流水線工作,學生的技能知識沒有得到展現,反而出現部分學生回校后喪失學習信心,認為書本上所學的東西在現實工作中沒有“用武之地”,行業實踐后反而出現學生“流失”小高峰。
(三)中本人才培養中的課程銜接問題。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中本銜接的過程中出現的最大問題是課程的開設及內容上的不銜接。部分學校已經開設本科七年一貫制課程體系,在中職與本科院校的銜接過程中,往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便是內容的銜接,由于交流或者監管的不到位而出現知識特征課程的銜接問題,這樣出現到了本科階段不能很好的與本科階段學習內容進行有效銜接,而出現教學及人才培養質量的參差不齊。
三、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策略
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決定課程的開設及課程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就業方向學生的課程教學策略
就業方向學生的課程教學策略也需要根據學生每階段出現的問題而決定。重點包括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兩大部分。
1.就業方向學生的課程教學注重技能的提升。
教學模式的單一化是中職學校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因此,首先需要打破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束縛,實現板塊化教學的理念創新,即根據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時改變課程教學的相關策略,如高一階段重點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同時穿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實現理實一體化;高二階段重點根據行業實踐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提升,以適應行業企業的需要。行業實踐返校后需要根據學生的行業實踐狀況,制定隨機的各類教學策略,有目的的提高學生在行業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
注重與市場、行業的銜接是就業方向學生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對人才的需求是精尖和綜合性相兼顧,與市場的銜接則需要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在訓練過程中注重與市場需求相吻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路徑是大多數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首選,工學結合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實踐培訓,側重技術的傳授,達到對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最終目標。
2.升學方向學生課程教學注重課程的銜接問題。
升學方向人才培養目標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其中的培養過程中需要注重與本科院校的課程銜接問題。從課程開發的技術角度分析,實現課程有效銜接需要對銜接的課程內容進行層次化描述,其中重要的環節是課程內容的銜接,重點包括了知識特征課程的銜接和技術技能特征的課程銜接,而內容的銜接以與學生能力培養提升為目標。
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升學方向學生的認知過程的重塑,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專業發展情況,構建出一整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的模塊化專業學習體系,將整個中本銜接的課程內容貫徹于七年的培養過程中。
3.注重對學生職業操守等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無論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是升學方向還是就業方向,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向學生灌輸中職生核心價值觀。職業的技術水平是能力的展現,但面對著中職生學情,不能放松對中職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因為職業操守更是一個人在行業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培養大國工匠的基石。
所謂的核心素養,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共同的認同,荷蘭學者沃格特等人在對世界上著名的八個核心素養進行界定過程中得出如下結論:(1)所有框架共同倡導的核心素養是四個,即協同,交往,信息通信技術素養,社會和文化技能、公民素養;(2)大多數的界定核心素養是另外四個,即為創造性、批判性、問題思維、開發高質量產品的能力或生產力,這就是世界共同核心素養。在我國所謂的核心素養,需要正確處理好(1)素養和知識,素養和情境,素養和表現,核心素養和基本技能之間的關系。
具體細化中職生核心素養,其中重點包括了對中職生的職業理想素養、職業人格素養、職業意識素養、職業關鍵能力素養的樹立和培養,結合中職生學情,學校+軍營+企業的三位一體式職業素養培育路徑,則是當前的可供選擇的方式中效果比較突出的一條,通過半軍事化的培訓方式,培養學生堅韌的毅力和遇到困難、失敗時的頑強生存能力,這種良好品質一旦形成則對學生在職業中受益無窮。總之,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軍事素養教育,學生就可以養成規范有序、服從安排、熱愛集體、做事認真、堅持不懈的職業習慣。
參考文獻
[1]耿淬.電氣自動化職業終止本科課程銜接的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6).
[2]顧旭松.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2(23).
[3]杜萌萌.淺析中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
[4]鐘啟明.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開發:挑戰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作者單位:重慶市南川隆化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