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楊聲軍
摘要:音樂表演風格的形成受到兩個大的方面的影響,本文首先對音樂表演及其風格的定義內涵進行了描述;其次,本文對風格形成的外部音樂環境,也就是客觀因素進行了論述;再次,本文對表演者內在個性特征,也就是風格形成的主觀因素進行了詳細解讀。
關鍵詞:音樂表演;風格;主觀因素;客觀因素
中圖分類號:J6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087-01
一、音樂表演及音樂表演風格的定義內涵
音樂表演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即表演者通過演奏、歌唱表達等形式表達和詮釋音樂旋律,給觀眾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的過程。音樂表演風格就是音樂審美獨特性和音樂表現形態的分類詮釋,不同的音樂要素、歷史階段、情感體驗都是劃分音樂表演風格的依據。與此同時,不同的作曲家、演奏家等表演者的表演風格,也是這些表演者自身個性的展現。因此,音樂表演風格是外部音樂環境和表演者內在個性的綜合體現,即風格形成受到這兩個大的方面的影響。其中外部音樂環境即客觀因素,表演者內在個性特征即主觀因素。
二、風格形成的客觀因素分析
1.表演者所處的歷史階段。任何個體都會存在歷史局限性,音樂表演者所處的歷史階段對于表演者的思想情感、價值取向會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會體現在音樂表演的創作和表現中。如處于戰爭時代的表演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往往以歌頌抗戰軍人、向往和平和自由、思念親人為主。與此同時,不同歷史階段流行的音樂種類各不相同,音樂表演者也會或多或少受到當時流行趨勢的影響。
2.表演者所處的地域環境。表演者所處的地域環境是表演者日常生活的地方,不同的地域的生活習慣和觀念差異較大,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對表演者的音樂表演產生影響。
3.表演者接觸的民族文化。人類已經有了千年的文明,而這種文明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同一語言、歷史等特征的群體形成一個民族,具有同一文化概念。表演者所接觸的民族文化會成為表演者創作的源泉,對于表演者的音樂表演產生影響。如騰格爾出生在蒙古,成長在蒙古,他對于蒙古的民族文化和蒙古歌曲風格非常熟悉,創作并表演演唱了《蒙古人》,受到極大的認可,他在演唱過程中,不僅僅充分展現了蒙古唱法,還身穿蒙古民族服裝,表演了蒙古舞的動作,實現了視覺和聽覺的高度統一。
三、風格形成的主觀因素分析
1.表演者的藝術經驗。除了客觀因素的影響,表演者內在主觀因素也會影響音樂表演風格的形成。表演者在成為表演者之前,需要接受專業的訓練,除了音樂技巧的訓練,音樂相關文化知識的積累也是表演者登臺前必須做的功課。此外,表演者的舞臺經驗等也都屬于表演者的藝術經驗范疇。這些都會影響表演者的風格。隨著表演者的藝術經驗的進一步豐富,表演者的風格也會發生變化。
2.表演者的個人天賦。表演者的個人天賦是一種天生的藝術創作力和表現力,也是表演者異于大部分人的對于音樂的熱愛和執念。這種個人天賦能夠幫助表演者打破前人的表演模式的束縛,形成獨具特色的音樂表演風格。例如周杰倫就將中國曲風與R&B、New Hip-Hop相結合,形成了獨創的曲風,并在表演過程中唱跳結合、彈唱結合,將多種音樂元素和表演形式結合,形成了既復古又時尚、既沉穩又有爆發力的音樂表演風格。
3.表演者的個性特點。音樂表演能夠通過表演來影響觀眾的情感、觸及觀眾的靈魂,能夠產生這種影響的前提是表演者的音樂表演是有感染力的、有靈魂的,而這個靈魂就來自于表演者自身。音樂本身是一種語言,是表演者與觀眾建立更加深層次的情感溝通的橋梁。基于此,表演風格也是表演者個性特點和人格特征的一種體現,也就是表演者精神面貌的表達。如梅蘭芳個性安靜內斂、謙虛謹慎,這種個性氣質襯托了他表現的人物,使人物更加生動,形成獨特的“梅派”藝術風格。
4.表演者自身的藝術觀。表演者的藝術觀是表演者自身對于藝術審美的態度和偏好,與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對于音樂的態度都有關系。音樂表演風格是多種多樣的,表演者在進行表演風格的學習和摸索過程中,會有意或者無意的進行一些取舍,而藝術觀就決定了表演者的風格選擇和取舍。只有表演者覺得這種音樂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是美的,或者說是有價值的,他才會選擇并堅持這種風格。
四、結語
音樂表演風格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歸納起來,這些因素一方面包括表演者所處的歷史階段、地域環境以及表演者接觸的民族文化等客觀因素,另一方面還包括表演者的藝術經驗、個人天賦、個性特點、藝術觀等主觀因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個體的音樂表演風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