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思考如何面對“一對多”的教學問題。本文就一些教學改革實踐,探討鋼琴普修課程的教學問題。
關鍵詞:鋼琴普修課程;教學內容;課程體系
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普修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調整教學內容和拓展課程體系是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環節,而鋼琴教學水平的提高,對高校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有重大意義。本文以新的教育理念及現代教育技術為基本依據,參照國內相關院校的實例,從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兩個角度來探討地方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程的改革問題。
1 課程體系的調整
1.1 加強基礎訓練
首先,規范學生最基本的彈奏方法,如正確的坐姿和手型,斷奏、連奏、跳奏的訓練,樂句間的呼吸,力度之間的變化以及速度之間變化的把握等。其次,加強手指的支撐、耐力、靈活、獨立、均勻、力量等能力訓練。再次,熟悉五線譜,提高讀譜能力。
1.2 擴展教學內容
利用巴洛克時期除巴赫之外的重要作曲家如斯卡拉蒂、亨德爾等人的作品,充實這一時期的鋼琴教學內容,同時可以將20世紀各種風格、流派的鋼琴作品運用到普修鋼琴課程的教學中。20世紀的鋼琴音樂中記錄了一百年來音樂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視20世紀鋼琴作品學習的鋼琴課程,其教學內容都是不完整的。
1.3 培養合作演奏
鋼琴是一件獨奏性很強的樂器,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訓練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鋼琴教學中應適當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四手聯彈、雙鋼琴、重奏、協奏等等,讓學生了解這些類型作品也是鋼琴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良好的鋼琴伴奏能力,尤其是聲樂伴奏能力,是地方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普修課程最為實際的教學內容。
1.4 增設“鋼琴教學法”“鋼琴藝術史與鋼琴作品賞析”的教學課題
就普修鋼琴課程而言,“鋼琴教學法”內容的引入將在多個層面上起到積極作用,對于那些沒有鋼琴基礎的學生來說,“鋼琴教學法”將引導他們準確地把握鋼琴學習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識內容,并用以指導自己鋼琴初級階段的學習,這將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習更有成效,也更有樂趣。有的學生進校時已具備了較強的鋼琴彈奏能力,對于這些學生來說,“鋼琴教學法”可以幫助他們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鋼琴學習的相關要素,使他們的演奏水平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而“鋼琴藝術史及鋼琴作品賞析”這門課程可以使學生們在某種程度上突破鋼琴課程學習時自身彈奏水平的限制,在更高的層面上對鋼琴演奏藝術有一個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了解,進一步豐富自身的藝術底蘊,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同時,這方面的教學內容也是對音樂史及音樂欣賞課程內容的有益補充,可以促進學生對和聲、曲式等音樂理論課程的學習。
2 課程體系的拓展
目前各大高校的音樂專業已普遍開設了各種形式的鋼琴集體課,這種建立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之上的教學形式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這是高校鋼琴課程教改的一次成功嘗試,但傳統的“一對一”鋼琴教學形式符合鋼琴教學的客觀規律,也必不可少。目前,鋼琴教學中的集體課這一教學模式,緩解了由于擴大招生而引起的教、學比例失調的矛盾,使部分鋼琴教師能從“一對一”授課的低效率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確獲得了良好的成效。為了適應新的人才培養要求和目標,我們有必要在原有的個別課與集體課基礎之上,構建更科學、更完整的地方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普修課程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2.1 課程模式
個別課適用于各種程度的鋼琴學生。它是鋼琴教學中傳統的個別授課形式,至今仍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通過個別教學,教師可以觀察并解決每個學生在鋼琴彈奏中所存在的問題,從技術和藝術這兩個層面,展開極具針對性的鋼琴教學工作。小組課適用于鋼琴初學者。它是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形式,以幾人、十幾人為教學單位,主要依靠鋼琴集體課教學系統,高效率地實施鋼琴教學。在小組課的教學過程中,須統一教材,并基本統一學習進度。小組課主要教授鋼琴彈奏的基本演奏方法,解決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常見又普遍的問題。大班課,是鋼琴集體課在另一概念意義上的拓展和延伸,一般可以班級為教學單位。在大班課上,主要以“鋼琴教學論”“鋼琴藝術史”“鋼琴作品賞析”等以知識性、理論性為主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課題。大班課應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活動。
2.2 學術講座
學術講座是對授課形式的一種有益補充,我們可以針對鋼琴教學中的各項內容不定期地開設系列專題講座和公開課,邀請國內外的專家來我校開展各種形式的座談與研討活動。講座或公開課也可以由學生自由選題,并在輕松活潑、暢所欲言的開放性學術氛圍中進行。
2.3 藝術實踐
組織學生去音樂廳欣賞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音樂會(鋼琴獨奏、重奏、協奏等),使他們在現場切身感受鋼琴演奏藝術的無窮魅力,從而激發起更濃烈的鋼琴學習熱情。另外,我們也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鋼琴音樂會,讓他們走出琴房和教室,走上鋼琴演奏的舞臺,展示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時,為學生及教師提供觀摩、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3 結語
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拓展是鋼琴普修課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進一步提高鋼琴的教學水平、整體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具有十分有力的作用。音樂專業鋼琴普修課的教學改革積極推動了鋼琴課程模塊的建設和發展,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也更加符合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面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向榮.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8).
[2] 徐寅.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改革微探[J].黃河之聲,2011(06).
作者簡介:熊奕萍(1979—),女,湖北黃石人,碩士,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從事鋼琴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