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潔樂
摘要:戲劇在我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漢劇又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種。在外國文化因素不斷沖擊和影響的情況下,漢劇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影響力,提高戲曲表演藝術水平顯得非常關鍵,因此要加強戲曲表演藝術的創新。本文從戲曲表演藝術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之后在前文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戲曲表演藝術的創新對策,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戲劇;戲曲;表演藝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49-01
一、引言
戲曲是我國現代社會中常見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而戲曲中的戲曲藝術是戲曲藝術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戲曲文化中藝術魅力的集中體現。戲曲藝術不僅僅是將戲曲作品中的角色性格進行形象化展示,還將歷史賦予戲曲藝術的精神進行集中展現。在國外文化涌入我國的背景下,如何在傳承戲曲藝術魅力的過程中,創新戲曲藝術,成為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戲曲表演藝術的創新進行探討和研究。
二、戲曲表演藝術發展面臨的問題
戲曲表演藝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戲曲表演藝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和沖擊,這就導致作為一項傳統藝術的戲曲表演藝術在傳承性方面面臨考驗,越來越多年輕人對戲曲表演藝術不夠了解,也不夠認同,戲曲表演藝術的繼續發展更多依靠的是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的支撐。
另一方面,戲曲表演藝術發展到今天,時代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也就要求戲曲表演藝術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要求不斷創新發展,而這恰恰是戲曲表演藝術現階段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創新性方面的不足嚴重阻礙了戲曲表演藝術水平的提高,對戲曲表演藝術的傳承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戲曲表演藝術發展的創新策略
(一)夯實基礎,武功過硬
無論是表演什么,基本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基本功若不扎實,則在表演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舞臺事故,導致表演的質量下降,戲曲表演藝術同樣也不例外。因此,對于戲曲表演藝術者而言,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重視對基本功的學習,夯實基本功。基本功看似簡單,卻也不容易,并不是學會基本的花架式就能說掌握了基本功。
基本功真正掌握并運用自如還是需要不斷地進行努力練習,只有反復地練習才能夠將每一個身段、臺位等深入到骨髓,刻入至腦海。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戲曲表演學習者而言,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戲曲表演者,必須要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將更多的時間精力花費在基本功的打磨上。無論如何,戲曲表演藝術的創新發展,必須要求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較好地掌握戲曲行當必備的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戲曲表演藝術中的傳統基礎戲。
(二)博采眾長,技為戲用
戲曲表演藝術是一種戲劇藝術,從戲劇的發展歷史來看,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多種文化、多種藝術,如武功、戲劇等,正是因為戲劇融合了多種文化、多種藝術,才能夠有今天的發展,才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對于戲曲表演藝術者而言,僅僅掌握扎實的基本功遠遠不夠,要想實現創新,還必須要在結合自身藝術條件的基礎上,廣泛地去吸收、去學習新的藝術知識,做到兼容并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高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戲曲表演藝術在日常的訓練和表演過程中,一定要從戲曲表演藝術這一方土地中走出來,花一定的時間去了解其它文化藝術,將其它文化藝術中的優秀成分融入至表演中,更好地去詮釋戲曲人物,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三)尊師重道,謙虛謹慎
戲曲表演藝術的創新發展,需要建立在傳承的基礎上,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傳承才有創新,缺少傳承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任何一種文化藝術而言,傳承離不開前輩,離不開行業教師、師父,對于戲曲表演藝術者而言,一定要虛心向前輩、教師學習和請教,逐步端正自己的態度,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積極地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更加深入地進行學習和請教,從而從前輩、教師那里獲得更加針對性的指導,使得學習者的表演功底達到最高。
除了要對前輩、教師進行虛心學習之外,對于同輩演員或者年齡較小的演員,同樣也需要進行交流與溝通,不驕傲自滿、不自高自大,謙虛謹慎、不恥下問,從而不斷充實自身的表演經驗,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激發新的想法,推動戲曲藝術的創新,使得戲曲藝術更適合社會發展的新方向③。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戲曲表演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傳承,也離不開創新,要想進一步提高戲曲表演藝術的水平,必須要保持傳承的基礎上,樹立創新意識,并將創新意識融入至戲曲表演中,提高戲曲表演的水平,促進戲曲表演藝術向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