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不會受到國界和地域的限制,是人類共有的語言。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成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音樂作曲理論教學也成為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和關鍵內容。教師在開展作曲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知識框架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解決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難點。但在當前高校音樂作曲教學中經常存在一定的問題,理論教學內容不夠合理,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發展和具體建議。
關鍵詞: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問題;教學發展建議
0 前言
在教育教學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成為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的重要途徑。教育教學對于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都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音樂成為人們精神層面所關注的重要內容。在此,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音樂課程。教師要重點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對音樂形成正確的認知,同時還應該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凈化學生的心靈。下文重點分析了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發展和建議。
1 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音樂教學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則是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師想要加強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就應該對教學質量進行重點提高。但在最近幾年之中,我國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下:第一,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課程教學的內容不夠合理。作曲理論課程成為音樂教學中的關鍵和核心內容。教師教學中選擇的材料和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存在很大的聯系。但我國很多高校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的作曲理論課程,對知識的傳授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呈現教學內容單一和不合理的問題。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新穎。作曲理論課程與實踐和聲樂練習相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是往往要求學生擁有很高的記憶能力和邏輯水平。[1]高校理論教學的手段比較單一,學生往往運用死記硬背的形式記憶內容,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三,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經過我們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嚴重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形式的束縛。在音樂作曲理論教學的時候僅僅關注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則加大了高校音樂作曲理論教學的難度。[2]
2 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發展及建議
2.1 制定出完善的教學目標,關注課程性質
一些高校在開展音樂作曲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合理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則應該實行相應的音樂教學改革,為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教師在開展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特點出發,為學生制定出完善的教學目標,并從課程的性質出發。其中,聲部音樂的構成要素、表達方式、表達手法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需重點掌握的內容。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音樂理論知識的具體含義。
2.2 課程開展時運用模塊教學的模式
在高校開展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則可以將教學內容制定成不同的模塊,讓教學內容呈現出系統化的形式。通常情況下,課程教學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重要模塊,即音樂教育、音樂創作、音樂文化和音樂表演。在這幾個模塊之中,除了音樂文化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之外,其他的三個模塊都需要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在實際進行創作和創新的過程中更好地開展學習。同時,音樂作曲課程也為音樂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想要完善理論教學,就應該對音樂歷史和特點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此,要打破教學瓶頸,創作出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歌曲。[3]
2.3 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對以往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在高校音樂作曲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變得十分關鍵和重要。以往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運用比較單一和陳舊的教學方式,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突破,從本質上更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下更好地學習音樂作曲理論知識。在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比如,在每一節的音樂課上安排一名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進行詳細講解,并在這個過程中滲透理論基礎。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溝通交流,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動性和創作思維,運用科學的引導方法。比如,借助現代教學技術,運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向學生展示作曲理論的相關知識。在該教學形式下,學生不再感到枯燥和無聊,而是對其充滿信心。在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突破的情況下,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想象力。
3 結語
在高校開展音樂作曲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重點更新和升級。不僅要關注教學內容,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學模式,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要實行模塊教學形式。最終讓學生能夠系統地對音樂作曲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另外,在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實際的教學目標進行重點明確,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擁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在以上措施有效實行的背景下,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一定會更好地運行,最終達到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純懿.關于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發展及建議[J].黃河之聲,2017(11):48.
[2] 王一冰.數字化音樂教學方法在高校作曲技術理論課程中的應用——評《數字化音樂平臺下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教學的分解與融合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03):104.
[3] 陳銳.淺析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在高校作曲技術理論課程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上),2014(06):104.
作者簡介:冉才(1980—),安徽利辛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