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銀
摘 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是博物館參與文化建設,積極發揮社會教育功能、傳統文化傳播功能的重要舉措。在當前高度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與發展的,提倡走文化自信之路的背景下,加強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已經成為新時代對博物館建設與發展提出的必然訴求。基于此,本文從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意義出發,在經驗總結與歸納的基礎上,就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挖掘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創新路徑,促進文化創意事業的優化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產品開發
0 引言
文化是根植于民族土壤上產生的成果,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與教育組織,除進行人類重要文化遺產保護外,也承擔文化教育、文化宣傳、服務人民文化需求等職責。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作為促進博物館與人民群眾有效溝通與交流的橋梁,作為博物館實施教育、宣傳與服務功能的重要方式,在博物館以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加強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研究,以更好地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
1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意義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博物館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博物館、人民群眾以及社會建設等存在重要現實意義。
首先,博物館作為收藏、征集、研究、展示人類重要文化遺產與自然環境的公益性組織,蘊含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人民群眾認知自然,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重要場所。[1]通過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夠提升文化資源利用率,實現用文化創意的方式進行自然、歷史、社會、文化等的講述,從而提升博物館所在城市的文化感染力、影響力,促進地方文化的有效推廣,為城市文明建設與發展提供驅動力。
其次,由《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可知,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是博物館實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戰略的重要途徑,是博物館實施社會教育、文化傳播等職責的重要方式。通過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能夠“讓文物活起來”,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吸引更多觀眾參觀博物館,參與到博物館相關活動中,實現文化研究、展示、教育等工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博物館的知名度,促進博物館穩定與可持續發展。[2]
此外,博物館作為非營利組織,進行人類重要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通常情況下,博物館經濟來源多依賴政府財政補貼,存在一定限制性。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可實現經濟來源的開拓,提升博物館經濟效益,為博物館經營、管理與服務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博物館更好地發展,同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全面、豐富的服務與活動。
2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策略
文化創意產品作用與價值的充分發揮的前提是有好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因此,在新時代,博物館需明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理念與目標,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進行實踐。
2.1 以博物館現有文化資源為基礎,進行產品開發
文化資源是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基礎材料,能夠為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人員提供靈感,以實現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個性化、多元化開發。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立足博物館現有文化資源,進行博物館代表性藏品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探尋其與現代生活之間的契合點,以進行產品設計與開發,保證文化創意產品能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滿足其審美需求,讓人們在欣賞文化遺產的同時愿意將文化創意產品帶回家。例如,南京博物館則以代表性館藏“金獸”“廣陵玉璽”等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主題,進行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如茶壺、水杯、鑰匙鏈、手機鏈、明信片等的開發,使文物的文化內涵有效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過深度挖掘“北京故宮”文化內涵,進行系列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如以清朝宮廷為主題的“宮廷娃娃”“八旗娃娃”等,從能夠激發觀眾購買欲的興趣點入手,進行文化再創造,提升文化活力。
2.2 豐富文化創意產品類型,增強產品吸引力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并非局限于實物的設計與開發,也并非局限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參與,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可以其他形式進行展現,如可以調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提升產品設計與開發質量。例如,博物館可組織開展相關的文化宣傳活動、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比賽等,增強大眾文化體驗,促進與大眾的交流與溝通,并在活動中實現大眾需求與喜好的了解,以開發出更能滿足大眾需求的產品。例如,南京博物館通過組織開展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征集到眾多優秀作品,如“竹林七賢拼磚畫”茶包、“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剪紙等。一方面,改善了優秀文創設計人員短缺問題,豐富了文創產品開發內容;另一方面,對消費市場需求具有了一定了解,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與關注度,提升博物館知名度與影響力,便于博物館優化發展。
2.3 借助信息技術,增強文化品質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應具有時代性、前瞻性,善于利用信息化時代的先進技術與多媒體平臺進行產品設計開發。例如,博物館與電視、廣播、電商平臺等建立合作關系,打造如“文物戲精大會”“國寶色唇彩”等類型的文創產品,以加大宣傳力度,構建“文化+”格局,提升文化品質。
3 結語
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博物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表現,是實現“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博物館與觀眾的交流與溝通,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因此,在新時代博物館應立足實踐,根據消費者文化消費需求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賦予文物更強的生命力,讓人們不僅能夠欣賞博物館中的文物,也能將其“帶回家”,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方方面面,提升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王麗娟.文化創意產業與中小型博物館融合發展實踐探索——以廊坊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發展為例[J].博物院,2018(05):111-115.
[2] 趙硯彤.新經濟下博物館文創產品整合營銷策略分析——以故宮博物院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