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婷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設計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隨后提出了促進設計藝術教育專業提高教育水平的具體措施,包括堅持課程設置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學模式有效改革、加強教育資源投入等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設計藝術;藝術教育;教學模式
0 引言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設計藝術教育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并開始了新一輪改革。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開始增加藝術設計專業,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使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從而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不僅追求生活的舒適性,同時還在追求生活的美觀性。為此,需要專業的設計者來進行美化設計,從而導致關注藝術設計的人也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設計藝術教育進行深入研究。
1 設計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
設計藝術專業是一個具有較強實踐性和專業性的學科,同時由于時代發展的變化,設計藝術專業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在這種不斷變化發展的領域中,需要相關教育者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盡管設計藝術領域的變化非常快,但是社會上大部分設計企業都是選擇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人才,從而導致剛從學校中走出來的畢業生失去競爭機會,無法找到合適的位置將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增加了學生求職的困難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種學無所用的感覺,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后悔學習設計藝術專業的想法。
此外,還有就是部分想要招收設計藝術人才的企業無法找到能夠滿足工作職業要求的學生。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剛從學校走出來的畢業生不管是在社會經驗還是專業經驗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不能立刻熟練掌握各種實踐操作,因為學校的培養時間畢竟比較少,但是學生在社會上的學習時間卻是漫長無期的,所以學生在學校主要是接收一些較為基礎的知識技能,學校也會幫助學生培養學習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2 提高設計藝術教育水平的具體措施
2.1 堅持課程設置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設計藝術專業具有極強的操作性要求和技術性要求,同時設計藝術領域還是處于不斷發展中的,因此在設計藝術專業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教學。但是在設計藝術教育中,目前教育環節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就是實踐操作過程,大多數學校的設計藝術專業都只是停留在專業知識的講授上,缺少可以讓學生具體操作的實踐場地,同時學校也沒有走出校門和社會上的各種優秀企業合作,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相應的實踐鍛煉。盡管專業教學中一向倡導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幫助學生培養表現設計能力,鼓勵學生創作一些藝術性、文化性的設計。設計藝術專業的根本培養目標是培養實踐型人才,為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專業實踐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了解參加工作需要具備的各項技能,幫助學生掌握各項工作流程,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盡快適應工作氛圍,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同時,將學校中的授課內容和社會實踐中的基本技術要求結合起來,實現社會和專業教學之間的有效連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為此,學校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優化課程結構,積極聯系社會中的優秀企業,從而建立起校外實踐基地,或是聯合社會企業共同辦學,促進實踐與教學的有機統一,讓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企業的各種實踐活動,熟悉藝術設計的操作流程,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從而讓學生的視覺形象、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設計的過程需要人際交流,以更好地傳達信息,為此需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讓藝術設計最終實現。
2.2 促進教學模式改革
設計藝術專業的教育實現主要就是專業實踐,缺少專業實踐教育就是單純的紙上談兵,因此設計藝術專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思維,增加學生的實踐練習機會。學校要積極和社會各種優秀企業聯系,并建立起相應的校外培訓基地,或是和企業合作辦學,條件充分的高校也可以自己建立實踐基地,從而為學生實踐提供更多的機會。[1]同時,各個高校之間也可以資源互補,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從而實現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此外,設計藝術專業院系應該在了解課程專業特色和專業師資條件的基礎上,制訂相應的教師培養計劃,從而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藝術設計活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提高,要想促進實踐教學真正實現,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2.3 加強教學資源投入
在大多數藝術高校設計藝術專業的實踐操作課中,學生的作業形式也是以自主設計和假設性等課題為主,導致學生缺少相應的專業訓練,讓學生無法真正了解社會中的發展需求,無法得到專業訓練。為此,需要加強教學資源的持續投入,從而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教學資源庫。設計藝術專業這一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特征,因此在學生學習或是教師講課的過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數據資料,如此才能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其中包含各種教學媒體和圖文資料。[2]上述教學媒體和圖文資料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和講解,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專業探索和自主學習,如此就能讓教學結構更加完善。培養實踐型、知識型人才是設計藝術專業的主要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要想促進專業教學的有效實現,就需要促進教學模式的有效轉換,將廣泛的知識素養作為基礎,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將完善的學習資源庫當作基礎保障。
3 結語
隨著新時期傳媒文化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的視覺品位和審美要求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而對設計藝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從事設計藝術教育的工作者重新思考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從而讓教學內容更加符合現代的發展需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設計能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國榮.設計藝術教育教學中的創新——評《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J].教育發展研究,2016,36(22):87.
[2] 范偉,孫炎.現代設計藝術教育模式的新探索——評《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7(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