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學美術是美術在醫療教育中的應用,其中,美術的科學性為其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而美術的直觀性、圖像化更使醫學教育變得具象、通俗。本文分析了醫學美術的具體特點,并具體論述了其在醫學教育、醫學宣傳中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醫學美術;醫學教育;應用
從概念上而言,醫學美術是美術在醫學教育和診療中的具體應用,它融合了美術的諸多因素,同時又具備醫學嚴謹、務實和科學的特點,雖然在醫學教育中并不占主導地位,但是其可以為醫學理論、醫學實踐服務,更能在醫學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醫學知識的普及。
1 醫學美術的特點及其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醫學美術的科學性、嚴謹性使其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成為可能,尤其是西方美術講究科學、真實、準確和立體,美術的發展歷程不僅融合了畫家的個人情感、思想,更融合了自然科學知識,如醫學、建筑、雕刻和物理知識等。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就是傳統美術和人體解剖的結合,畫家利用外科手術的方法對人體進行科學解剖,掌握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結構和規律,進而和美術創作手法結合在一起,同時參考三維立體特征,考慮創作時的陰影和布局。[1]
另外,美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具有獨創性,醫學美術也保留了美術的這一特性。醫學美術師可以通過創作將自己對客觀事物的看法、認識和了解結合主觀意識創作出來,使其不僅具有科學性,也具有欣賞價值。首先,在醫學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醫學知識的準確性是前提,繪圖者不僅要了解繪圖創作的意圖、需要,更要明確內容的精密度、真實性。其次,繪圖者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繪畫作品進行取材、構思、布局、立意以及起草等,繼而構圖、繪畫,在這個過程中,醫學美術師將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相結合,因此,醫學美術創作者要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更要具備扎實的美術功底和藝術素養,確保美術作品不僅真實而且形象,便于受教育者、公眾理解,使他們更能感受繪圖的感染力。
現代醫學教育中的醫學美術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再僅僅是藝術和醫學的結合,更是藝術、醫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憑借計算機作畫的直觀化、可視化特征,受教育者可以直接看到抽象的醫學概念、復雜的人體解剖部位以及病理過程,進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在醫學教育中,醫學美術作品可以以構圖的方式組成醫學教科書和學術期刊、文章,從而將復雜的病理、人體結構呈現出來,以圖紙代替文字解釋,也可以以掛圖、幻燈片等方式直接應用到教學中,是將美術作品和醫學視聽教育結合起來,在醫學課堂上應用,形象直觀地展示板書內容,促使受教育者思維立體化、直觀化。除此之外,醫學圖譜、醫學錄影中都少不了醫學美術作品的身影。
除了教學外,醫學美術作品還可以應用在醫學科研中,以教學推動科研發展,尤其是在計算機普及的今天,醫學美術進入醫學科研領域,通過各種制圖軟件,對醫學美術作品進行存儲編輯和設計,為更高層次的醫學教育和醫學科研服務。
醫學美術已經成為醫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體現出強大的教學功能,能顯示醫學理論,輔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認真嚴謹務實的作風和學習態度,同時幫助學生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地理解抽象知識。
2 面向公眾的醫學美術作品的宣傳教育應用
除了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醫學美術也可以在公眾教育、醫患溝通以及醫學知識普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1 公眾教育應用
醫學美術作品具有直觀性、形象性,以科學、嚴謹、務實的態度呈現醫學理論知識,同樣其具有美術特征,色彩豐富、造型嚴謹,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公眾可以通過移動App、醫學權威網站等醫學宣傳途徑了解相關的醫學知識,通過醫學插圖了解病毒、細菌、身體損傷等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醫學美術掌握醫學健康知識,具備基礎的健康、醫療決策能力。比如,公眾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片了解人體器官的分布情況,掌握人體復雜的機體結構和功能,了解病變以及疾病引起的肌體變化等。
2.2 醫患溝通應用
相較于復雜的文字解釋,公眾更傾向于接受簡單易懂的圖片。現代人體解剖學能夠通過圖譜對人體的功能、結構進行詳細描述,不僅包含標準的解剖部位,更包括器官的復雜功能,而現代醫學美術,尤其是醫學錄影、影像等,可以通過生動活潑的圖片讓病人了解疾病的發生原理和過程,從而方便醫患溝通。而醫學美術中的攝影作品可以真實反映人體內、體表的病變部位,對患者的病例分析、臨床診療、詢證醫學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這類作品過于真實客觀,難以被患者接受,也有泄露患者隱私的風險,而醫學美術作品則可以對攝影、錄影作品進行美術化調整和改造,美術師可以用適當的繪畫手法如光照、陰影、透明和著色等,保留攝影作品的真實性、科學性,削減攝影作品的視覺沖擊感,減小可能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影響。[2]
2.3 醫學知識普及
醫學美術作品具有多元性、自解釋性,可以清晰地傳達一個完整的醫學主題,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醫學美術作品有了更廣泛的傳播渠道。比如,電腦醫學美術作品可以以視頻的方式進行傳播,出現在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中,數字化的美術作品再結合配樂、動畫、交互等展示在公眾面前,向公眾宣傳健康知識,普及醫療防護措施,激發公眾對健康、醫療知識的興趣,增強公眾的健康意識和科學醫療意識。
比如,借助醫學美術作品創作人體吸煙危害圖,通過具體的圖式展示煙葉中尼古丁被人體吸收的過程,同時對人體氣管、肺部等呼吸器官造成的危害,讓大眾進一步了解吸煙危害。
總之,醫學美術的形成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醫學教育的發展,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公眾宣傳、醫療知識普及以及醫患溝通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利用醫學美術解釋醫學內部規律的功能將會得到進一步強化,美術表現形式也會更加豐富,并向多學科滲透,最終推動醫學教育、科研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震,侯麗,李姣.醫學美術作品的創作與管理[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5):614-617.
[2] 李姣.互聯網環境下醫學美術在公眾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前景[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9):960-963.
作者簡介:王勇(1969—),男,本科,山東濟寧人,副高級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