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鋼琴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為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提供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掌握情況,還應該從學生的具體實踐出發,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就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看,教師忽視了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的結合。由此,教師要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更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課堂。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下,讓學生演奏出優秀的曲目。本文分析了高校鋼琴教學的具體模式。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措施
0 前言
在高校中,音樂成了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關注點放在鋼琴教學上。通常,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讓學生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之中,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價值。同時,教師在開展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節奏。比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音樂感,讓學生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提升音樂修養。最終,教師在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下,讓學生的情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下文分析了高校鋼琴教學的創新教學策略。
1 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開展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涌現出了相應的問題,這對于鋼琴教學效果的提升產生了不良影響。第一,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音樂感,并沒有關注學生的音樂修養培養。比如,教師經常把重點放在學生鋼琴基礎知識上,并沒有從多個層面出發,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第二,教師在實際的鋼琴教學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訓練。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提供相應的示范。然而,教師在完成示范之后,并沒有給予學生相應的實踐機會。學生在缺乏針對性訓練的情況下,對鋼琴教學并不會產生準確的認知。[1]理論和實踐不能密切結合在一起,降低了高校鋼琴教學的效果。第三,教師在鋼琴教學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滲透。不管進行何種樂器演奏,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在其中融入相應的情感。這樣,學生演奏出的曲目才會讓人贊美。學生在沒有融入情感的情況下,則會影響高校鋼琴學習的效果。
2 高校鋼琴教學的創新教學模式
2.1 關注學生音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
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比如,教師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鋼琴知識,也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鋼琴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在掌握相應的鋼琴技巧之后,就可以在其中融入一定的情感。總之,學生可以通過鋼琴演奏,向其他人展現出自身的內心世界。在演奏的時候,學生才會和其他人產生情感共鳴。由此,高校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從學生的音感培養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在鋼琴演奏中表達情感,并展現出一定的美感。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在演奏中融入一定的內心情感。學生擁有較強的音感,才能提升鋼琴學習的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之前,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搜集相關資料,讓學生正確理解鋼琴彈奏曲,最終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2.2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踐訓練
一般來說,學生在完成鋼琴演奏之后,就會掌握相應的技巧。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鋼琴教學的時候,想要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讓學生接觸實際訓練。比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接觸到相應的連奏和斷奏等內容。學生在掌握了音階和音弦之后,就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保障。學生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同,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學生在實際演奏時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學生在接受教師意見的情況下,改正錯誤,讓高校音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鋼琴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也會存在相應的不足。[2]比如,很多學生進行單指彈奏。這樣就影響了學生鋼琴彈奏的效果和質量。演奏曲的音階和斷奏都是學生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在面對高難度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右手進行訓練。在由易到難的情況下,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節奏和韻律。
2.3 創新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師在實際進行高校教學的時候,想要提升教學效果,就應該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情境。在此,學生的演奏和學習興趣會得到激發。這樣,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會充分地展現自己。針對不同的演奏內容,教師就要學生對其中的細節和重點進行合理的處理。比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關注曲目的具體內容和創作人員的實際情感。教師通過講故事和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接觸生動的知識內容。在此背景下,學生在接觸到生動的曲目時,就會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3]比如,教師在實際進行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教學的時候,就應該為學生呈現出具體的畫面。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就會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也會在其中更好地滲透情感。最終,學生在生動的學習氛圍下,跟上創作者的情感,讓其對曲目產生清晰的理解。
3 結語
教師在實際進行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時候,想要提升教學的效率,就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重點創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從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出發,讓學生在本質上對高校鋼琴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音感,讓學生對鋼琴學習產生認可。同時,教師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內容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情境下,讓學生對高校鋼琴教學產生正確的認知和理解。總之,相信在教師的引導下,合理地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重點創新,一定會讓學生鋼琴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靈滕.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8):103-104.
[2] 朱曉菲.淺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北方音樂,2018,38(13):216.
[3] 彭麗娜.探究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策略[J].藝術科技,2018,31(05):247.
作者簡介:張學玲(1979—),女,山西太原人,碩士,長治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