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平 邸貴玉
摘 要:攝影與設計相輔相成。攝影與設計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攝影的表現需要更加完美的時候,設計便充分發揮其藝術創造力,讓攝影作品改頭換面。當設計要展現其藝術性和真實性的時候,則需要通過攝影去創造和表現,甚至當設計完成以后還要用攝影進行藝術再現,以電子形式保存與傳播。
關鍵詞:攝影;設計;藝術
當今時代,攝影憑其獨特的魅力已融入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增加了許多視覺食糧,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視覺需求。同樣的,設計也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藝術形式。攝影與設計盡管表達方式、創作手法以及作品性質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兩者卻緊緊關聯“藝術”二字,有許多相通之處,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相輔相成,相互補充與完善。
設計本身緊緊地圍繞著創意而體現藝術性,而攝影作為一種藝術性的記錄方式無疑與其密切相關。縱觀中外的許多設計都有攝影元素的點綴,尤其是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等領域都離不開攝影。如果我們認為設計是藝術的產生過程,那么攝影必定成為藝術產生過程中錦上添花的重要部分。
1 攝影與設計概述
攝影就是通常所說的“拍照”“照相”,是一種以照相機為工具,用光描繪事物的活動。[1]攝影在記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如今,藝術照、寫真等詞匯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記錄人生的形式,同樣的還有畢業照、婚紗照等,特定情境下人們都想用攝影留住這些特別的瞬間。在當今的讀圖時代,拍攝圖片與閱讀圖片似乎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設計無處不在,它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設計”一詞既是名詞,又是動詞,既指應用于藝術范疇的活動,也指工程技術范疇的活動。動詞的“設計”則是指具有理論的計劃,或者執行這個計劃的形式和程序。[2]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一個生動的時代,這是一個被設計所造福的時代。簡單地說,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產品都是設計的產物,這些產品的功能、外觀、包裝等都是設計的成果。
2 攝影與設計相輔相成
生活離不開設計,設計離不開生活。而攝影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藝術化再現。攝影與設計從基本的層面上講都講究構圖,控制色彩,美感呈現,還都要表現出主題和主體。攝影和設計都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們自成一派又相互貫通。雖然兩者在功能、定義上有所區別,但兩者之間并不是分裂割據的。恰恰相反,兩者相互汲取優點,相互補充。攝影離不開設計,設計也離不開攝影。
2.1 攝影與設計的藝術形式
(1)攝影與設計在藝術創作方面相互影響。攝影促成了設計的進步。一方面,我們在攝影的過程中不斷感受美,感受構圖之美、光線之美,并且將其運用于設計之中,以便更好地提升設計的美感,更好地把握對美的認知,從而使得我們的設計能力得以增強,我們的設計作品也會錦上添花;另一方面,設計所需要的素材必要時需要用攝影來輔助實現。這個時候攝影便成為設計的一種工具。甚至有人稱攝影為“最為便捷的記錄工具”。我們在從事設計創作時,很多時候都需要借助攝影來完成某一幅作品。比如,我們學過的文字與版式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以及廣告設計等都和攝影息息相關,其中大部分的內容為保持其原創性、獨特性和視覺沖擊力都需要通過相機來拍攝設計所需的素材,然后再經過后期的加工制作,方可完成設計。
設計為攝影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指導。一方面,設計是攝影的兄弟藝術,設計的很多基本功,如對整個畫面節奏的把握,整體色調的認識和運用,畫面構圖的選擇等,對于攝影也是通用的;另一方面,設計領域總結的理論和其獨特的表現手法都為攝影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好的攝影作品同設計作品一樣,在構圖時需要對畫面進行準確的把握與掌控,而且現在的數碼攝影拍下的影像很有必要進行后期的處理,這時候好的設計會幫上大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
(2)攝影與設計在藝術表現方面相互融合。攝影和設計的藝術形式有著共同的屬性,就是兩者都需要創意,都需要不斷發現美、創造美,二者的最終作品都能吸引人們的視線,陶冶人們的情操,引領人們的審美,在藝術表現方面相互融合。
一方面,攝影與設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攝影中有設計,設計中有攝影,兩者彼此推動、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發展。攝影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汲取設計的有益成分,為其所用,不斷地為自身補充新鮮的血液,日益完善。而設計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設計師越來越追求設計作品的獨特性、真實性和視覺沖擊,更加迫切地需要攝影為其增光添彩。
另一方面,設計與攝影融會貫通,承擔著表達作者思想的使命,有著相同的審美要求,同樣講究構圖、色調以及獨特的創意和視角。設計師和攝影師置身于創作之中,在二維平面與三維空間的相互轉換中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彼此充實與補充,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2.2 攝影與設計的創作主體
(1)攝影與設計創作主體的差異性。攝影的創作主體是攝影師,是專門從事創作攝影作品的人。眾所周知,攝影師解海龍的攝影作品《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可謂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設計的創作主體是設計師,是設計事物的人。他們通常為某件事物的創造提供創意,并且利用繪畫的方式,或者利用各種軟件做成模擬效果圖,來表達自己的創意以及想法,最終完成設計。設計師如貝聿銘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被譽為“最后一位現代主義大師”,他的作品有蘇州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美秀美術館等,這些都是設計界的著名作品。
攝影與設計創作主體的差異性,一方面是指二者的類別不同。根據拍攝題材的不同,攝影師分為不同的類別,如有專門從事新聞攝影的新聞攝影師,有專門拍攝建筑物的建筑攝影師,有專門為產品拍攝廣告的廣告攝影師,專門為新婚男女拍攝婚紗照的婚紗攝影師,以及專門為秀場拍攝的服裝攝影師等。同樣,設計師也分為很多類別,如有專門從事廣告海報設計的平面設計師,有專門從事室內軟裝設計的軟裝設計師,有專門從事產品設計的產品設計師,還有專門從事服飾搭配設計的服裝設計師等。另一方面是指二者創作出的作品形式不同。對于攝影師而言,照相機就像攝影師的眼睛,攝影師透過相機與處于三維空間的人或事物進行交流,從而定格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瞬間,創造出二維平面的作品。設計師則使用畫筆將自己的美好構思與創意,繪制到二維平面的圖紙上,然后依據圖紙再制作成二維或三維的作品。
(2)攝影與設計的創作主體的相通性。前面談到的攝影師與設計師的差異性并不是說兩者沒有交集,沒有關系。事實上,兩者的關系極為密切。設計師在每一個色塊、每一種筆觸中賦予的情緒表現力,就如同攝影師對于不同的布光、構圖所賦予的情緒,都是使設計或攝影作品帶給人們一種情緒的表達,氣氛的渲染,心靈的洗禮。
在創作過程中,甚至攝影師與設計師的身份要進行相互轉換。很多時候,設計師為了做出滿意的設計往往需要大量的素材圖片,這個時候設計師就會化身為攝影師。比如,平面設計師在為某一產品設計海報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突出設計的原創性以及真實性往往會自己拍攝產品,并將其作為設計元素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攝影師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好地展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會化身為設計師,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正顏色,調整反差以及再構圖、排版等操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師和攝影師之間似乎沒有了明顯的界限。
在進入讀圖時代的今天,設計與攝影的關系更為密切,攝影與設計互為補充、互為前提,攝影師與設計師的融合是一種必然。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既是設計師又是攝影師。這樣不僅提高了設計的質量,更大大地提高了設計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施小英,陸天奕.數碼攝影基礎[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2]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22-23.
[3] 唐旭軍.探析當代商業廣告攝影的前期創意與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2(10).
作者簡介:蘇艷平(1997—),女,山東東營人,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通訊作者:邸貴玉(1963—),男,吉林集安人,研究生,東北林業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及影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