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少燚
摘 要:作為語言的重要構成部分,數字不僅是字面上的數學符號,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文通過研究數字在英漢文化中的隱喻差異,從而加深對兩種文化差異的理解,以求促進語言文化間的交流和融合。
關鍵詞:隱喻;英漢數字;差異
0 引言
數字滲透于人類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數字的隱喻則從不同文化層面對語言進行了聚焦和投射。因此,明確數字中的隱喻差異是正確理解數字隱喻意義的關鍵所在。英漢數字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其隱喻意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就各具特色。本文以塞爾的隱喻理論為基礎,著重分析英漢中數字的隱喻差異。
約翰塞爾(John Searle)是隱喻理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要理解隱喻,首先要區(qū)分詞或句子的字面意義和說話人的意圖,[1]而隱喻的意義通常指的是后者。當從字面意義上無法理解一個句子時,就應當尋求其隱喻性的解釋,明確說話人的意圖,即本文要探討的數字的隱喻意義。
1 英漢數字的隱喻差異
1.1 習慣的差異
英語和漢語的許多習慣表達中都含有數字,但二者的使用方式卻不同。
例如:Talking with you for one moment is much better than reading three books.
這句話的翻譯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漢語中“勝讀十年書”用“10”這個數字來表達,而英語卻說“better than reading three books”。
又如:Groups of solders in threes and fours ran across the river.
這句話的意思是“士兵們三五成群地從河里跳了過去”。英語用的是數字“3”和“4”來表達“in threes and fours”,而漢語卻是“三五成群”,這并非理解有誤,而是各個民族表達習慣的不同所致。
1.2 偏好的差異
在漢語文化中,除數字“4”外,人們普遍認為偶數可以表達吉祥之意,日常生活中人們普遍向往好事成雙,數字“2”也就有了更多的隱喻意義。從婚配習俗中的“夫妻雙雙把家還”到文學中的對偶“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等,無一不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偶數的喜愛。數字“10”代表十全十美,使用起來既通俗易懂,又可以滿足中國人追求圓滿的心理。關于數字“十”的社會習俗也有很多,如中醫(yī)有十問、十劑,江蘇省南部地區(qū)的十番簫鼓,還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學校訓,無不體現(xiàn)了人們對“10”的偏愛。
在英語文化中,除了數字“13”之外,人們普遍認為奇數才是吉祥數字。在整數詞百(hundred)、千(thousand)之后人們常常加上1以圖吉利,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感激不盡)。
此外,受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影響,數字“3”有了其特殊的隱喻意義。他認為,“3”是最完美的數字,因為可以代表事物發(fā)展的3個不同過程:開頭、中間和結尾。數字“7”也被認為是一個完美的數字,如美國波音航空的客機都取以7*7的名稱,以祈求平安,足以體現(xiàn)英語文化中人們對“7”的偏愛。
漢語偏愛偶數,英語偏愛奇數,偏好的差異造就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喜好的不同。
1.3 諧音的差異
任何語言的語音結構都是有限的,但是它要表現(xiàn)的客觀對象卻是無限的,有限的語音結構無法表達無限的客觀對象,因此便產生了同音詞。諧音字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2]每種語言中都有諧音詞的存在,英漢語言也不例外。
在漢語文化中,祿有財源、水長之意,數字“6”與“福祿壽喜”中的“祿”是諧音詞,因此,“6”也就有了“六六大順,吉祥如意”之意。數字“8”因為與發(fā)財的“發(fā)”是諧音,被人們看成是財富的象征,在選擇電話號碼或車牌號時都以高價爭購“888”或尾數帶“8”之類的號碼。而在商場、服飾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也常定價為88元(發(fā)發(fā))、98元(久發(fā))、168元(一路發(fā))或668元(路路發(fā))等來吸引顧客。數字“9”諧音“久”,表示長長久久,戀愛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夠天長地久,因此數字“9”深受戀愛男女的追捧。但是在漢語中,數字“4”諧音“死”,被中國人忌諱。例如,在廣東的醫(yī)院一般不設4號病房,商品房的4層和14層也常用“3B”和“13B”等代替。
另外,英語中數字的諧音現(xiàn)象也非常常見。在網絡用語和商務郵件中,人們會利用數字的諧音現(xiàn)象構建新的縮略語以簡化表達,常見形式為英文字母和數字的混合諧音。如:
Me 2=me too
F2F=face to face
W8=wait
這些數字和字母混合構成的諧音詞大多流行于網絡上和校園中,但隨著校園文化的不斷傳播,越來越多的人(包括中國語言學習者在內)認可并廣泛使用這些諧音詞,在跨文化交際中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將數字的內涵通過諧音映射出來,大大增加了數字的隱喻意義。
2 結語
隱喻已成為人類語言發(fā)展和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習慣、偏好和諧音的差異凸顯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因此,研究英漢數字隱喻的差異不僅能幫助語言學習者更多地了解英漢兩種語言,而且有利于深刻理解英漢數字文化,更好地發(fā)揮數字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橋梁作用。
參考文獻:
[1] Searle,J R .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77.
[2] 劉明閣.英漢語言中數字文化涵義差異分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2):86-90.